第733章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7 / 9)

加入书签

> - 翻译:然而掌权者却指责我行贿;当道者又怀疑我使用奸计。

23. 悠悠苍昊,曷其有极?不然,何无辜而见劾,何无雠而被尤?

- 翻译:悠悠苍天啊,这样的冤屈何时才是尽头?不然的话,为什么我无辜却被弹劾,无仇却遭责备呢?

24. 岂不以资直者难为使,正行者难为友。

- 翻译:难道不是因为品性正直的人难以被驱使,行为端正的人难以与世俗之人交友吗?

25. 故吴札三让,而阖闾见疑;望诸披心,而昭王猜之。

- 翻译:所以吴札多次谦让王位,却被阖闾怀疑;乐毅(号望诸君)竭诚尽忠,却被燕昭王猜忌。

26. 至如范雎拉胁于魏,卒为应侯;蔡泽钳口于赵,卒为唐卿。

- 翻译:至于像范雎在魏国被打断肋骨,最终在秦国成为应侯;蔡泽在赵国被钳制,最终成为唐举所预言的富贵之人(唐卿)。

27. 万乘之主,孰不致敬?故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 翻译:大国的君主,对他们谁不表示敬重呢?所以说树木高出树林,风一定会吹折它;土堆突出河岸,水流一定会冲击它;品行高于众人,众人一定会非议他。

28. 前监不远,覆车继轨。

- 翻译:前面的教训不远,类似的冤案接连不断。

29. 下官闻《周易》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 翻译:下官我听闻《周易》说:“天与火相互亲和,象征着和同于人。君子因此要区分事物的类别。”“坤卦极为柔顺,但变动时却显示出刚强,极为安静但品德方正。”

30.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翻译:积累善行的家族,必定会有多余的福泽;积累恶行的家族,必定会有多余的灾祸。

31. 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于燕地;庶女告天,振风袭于齐台。

- 翻译:从前,邹衍忠心耿耿却含冤,使得燕地六月飞霜;齐地的庶女向苍天控诉冤屈,狂风袭击了齐景公的高台。

32. 下官每读其书,未尝不废卷流涕。何者?士有一定之论,女有不易之行。

- 翻译:下官我每次读到这些,未尝不放下书卷而流泪。为什么呢?士人有坚定的信念,女子有不变的操守。

33. 信而见疑,贞而为戮,是以壮夫义士,伏死而不顾者此也。

- 翻译:忠诚却被怀疑,正直却遭杀戮,因此壮夫义士不惜牺牲生命也义无反顾,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34. 下官闻匹夫一眚,尚致天地之诛;一婢一妾,犹能引决。

- 翻译:下官我听闻普通人犯一点小错,尚且会招致天地的惩罚;一个婢女或一个侍妾,受辱时尚且能自杀明志。

35. 况在下官,少蒙教义,方欲埋魂幽壤,断骨深泉,岂曰图身,虑在廉耻。

- 翻译:何况下官我自幼接受教诲,宁愿将魂魄埋葬在幽僻的土壤,将骨头深埋在深深的泉下,这哪里是为了保全自身,而是考虑到廉耻。

36. 何至一旦,因于图圄,此盖所以仰天拊心,泣尽而继之以血者也。

- 翻译:何至于突然有一天,就身陷牢狱,这就是我之所以仰天捶胸,泪尽而继之以血的原因啊。

37. 下官尝览载籍,见自古君臣之际,蒙祸罹辜,未有不由此者。

- 翻译:下官我曾经阅览典籍,发现自古以来君臣之间,臣子遭受灾祸、蒙受冤屈,没有不是因为这些原因的。

38. 是以忠臣结舌,烈士扼腕,岂不以生轻鸿毛,义重泰山者乎?

- 翻译:因此忠臣不敢说话,烈士愤怒叹息,难道不是因为他们认为生命轻如鸿毛,而正义重如泰山吗?

39. 夫然,则烈士伏死而不顾,忠臣沉身而无悔。何则?欲徇主以成名,欲报恩而死节也。

- 翻译:正因为如此,烈士不惜牺牲生命也义无反顾,忠臣舍身也不后悔。为什么呢?是想要为君主献身而成就美名,想要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