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陆机《文赋》(33800字超级大章!)(4 / 24)
- 解析:“站在天地之间深入细致地观察万物,在古代典籍中陶冶自己的情志。”此句阐述文学创作的准备阶段,强调创作者既要观察自然,从现实世界获取素材与灵感,又要研读经典,汲取前人智慧,提升自身修养与情志,为创作奠定基础。
12.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 解析:“遵循四季的变化感叹时光的流逝,观览万物引发纷繁的思绪。”描绘了创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四季交替、万物荣枯都能触动内心,激发创作灵感,使创作者产生丰富的思考,为文学创作提供情感与思想的源泉。
13.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 解析:“在秋风强劲、树叶飘落的时节感到悲伤,在春天花草芬芳、枝条柔软的时候心生喜悦。”通过具体描绘对春秋不同季节景色的感受,体现自然景物对创作者情感的影响,这种因景生情的方式是文学创作灵感产生的重要途径,展示了自然与创作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
14. 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 解析:“内心如同心怀霜雪般敬畏严肃,志向高远犹如登临云端。”此句进一步刻画创作者的心境与志向,表明创作者不仅要有对自然和生活细致的情感体验,还需具备高尚的情怀和远大的志向,这种内在品质会影响作品的格调与境界。
15. 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 解析:“歌颂世间品德高尚之人的伟大功绩,诵读古代先贤的美好声誉。”强调从历史和前人的事迹与品德中汲取创作素材与精神力量,学习前人的优秀品质与伟大成就,丰富创作的内涵,使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价值。
16. 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
- 解析:“畅游在文学作品的宝库之中,欣赏那些文辞优美、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的佳作。”表达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喜爱与研习,通过广泛阅读优秀作品,学习他人的创作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法,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为自己的创作积累经验。
17. 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 解析:“感慨之余放下(正在阅读的)篇章,拿起笔来,姑且通过这篇文章来抒发自己的想法。”此句表明经过前期对自然、经典以及优秀作品的感悟与积累,创作者内心充满表达的冲动,从而开启文学创作之旅,引出下文对具体创作过程的描述。
18.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
- 解析:“在创作开始的时候,都要收敛视觉、不听外界干扰,专注地深入思考并多方探寻。”此句描述创作构思初期,创作者需要排除外界干扰,全身心投入思考,从不同角度寻找创作灵感与素材,为构建作品的框架和内容做准备。
19.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 解析:“精神在极远的地方奔驰,心思在极高的天空遨游。”形象地描绘出创作者在构思时想象力的自由驰骋,突破时空限制,能够广泛联想,使创作思维更加开阔,为作品注入丰富多样的元素,展现出文学创作思维的无限可能性。
20. 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晣而互进
- 解析:“在构思达到一定程度时,情感由模糊逐渐变得鲜明,物象也清晰地纷纷呈现于眼前。”描绘了创作构思深入时的状态,随着思考的深入,创作者内心的情感逐渐明晰,外界的事物也在脑海中清晰呈现,且相互交织,为将情感与物象转化为文字表述奠定基础。
21. 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
- 解析:“汲取诸子百家着作的精华,领略六经的芳香润泽。”强调在创作过程中,要广泛吸收前人的思想和文化养分,借鉴各种经典着作的智慧,丰富自己的创作内容和表达方式,使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
22. 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
- 解析:“有时像在天地间的江河安然漂流,有时又像潜入地下泉水深处浸润。”此句以生动的比喻进一步说明创作构思时思维的自由状态,创作者的思绪如同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穿梭,深入探寻各种素材与灵感,不受局限,体现创作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度。
23. 于是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