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陆机《文赋》(33800字超级大章!)(5 / 24)
- 解析:“于是,艰涩的文辞,如同游鱼咬钩,从深邃的渊底被拉出来。”形象地比喻创作时寻找恰当文辞的艰难过程,一些深藏于脑海深处、不太容易想到的词汇,经过努力思索,如同从深水中钓出的鱼一样,被创作者挖掘出来,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24. 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 解析:“优美的辞藻连续不断,就像高飞的鸟儿被箭射中,从高耸的云层坠落下来。”此句与上句相对,描绘当灵感涌现时,优美的辞藻接连而出,如同从高空坠落的飞鸟般自然流畅,展现出创作时文思泉涌、辞藻丰富的状态。
25.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
- 解析:“收集百代前人未说完的话语,采摘千年遗留下来的韵味。”再次强调对前人文化遗产的继承与挖掘,通过汇聚历史长河中的各种文学精华,丰富自己的创作素材库,使作品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文学创作的传承性。
26. 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 解析:“抛弃前人已经用过的如同早晨开过的花朵般的言辞,开启尚未开放的如同傍晚含苞待放的花朵般的新辞藻。”表达创作者追求创新的决心,避免使用陈旧的表达,努力发掘新颖独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为文学创作注入新的活力,体现文学创作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念。
27.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 解析:“在片刻之间纵观古今,在一瞬间遍览四海。”再次强调创作构思时思维的高度活跃与自由,能够迅速跨越时空界限,将古今中外的素材与思想汇聚于脑海,为作品构建宏大的框架和丰富的内容,展现出文学创作思维的广阔性和包容性。
28. 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 解析:“接下来,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内容,并按照一定的条理安排结构,同时对文辞进行推敲,使其符合规范。”此句表明在经过充分的构思和素材积累后,进入具体的创作组织阶段,要对选取的内容进行合理布局,对使用的文辞进行精心考量,使文章结构严谨、语言恰当。
29. 抱景者咸叩,怀响者毕弹
- 解析:“对于所有具有形象的事物都加以敲击(意即仔细审视),对一切蕴含声音的事物都进行弹奏(同样表示深入探究)。”这里用形象的表述说明创作者在创作时要对各种素材进行全面、细致的审视和挖掘,不放过任何可能用于创作的元素,力求将素材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丰富作品的内容。
30. 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
- 解析:“有时从主干出发来带动枝叶的生长(即从主要内容展开细节描写),有时顺着水流去探寻源头(比喻根据线索追溯根本)。”阐述创作过程中组织内容和构建逻辑的不同方法,可以从主题核心向外拓展,也可以从现象追溯本质,体现创作方法的多样性,创作者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31. 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
- 解析:“有时从隐晦的内容推导出明显的结论,有时想要寻找简单的表达方式却得到复杂的结果。”说明创作过程充满变数,不同的创作思路和方法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可能原本以为隐晦的起始点能引出清晰的内容,也可能原本追求简易却收获复杂,反映出创作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32. 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
- 解析:“有时像老虎出现使得百兽顺服(比喻文章主旨突出,其他内容自然有序),有时像蛟龙显现导致飞鸟惊散(表示创作过程中可能出现意外情况打乱原有思路)。”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创作时内容与结构的不同状态,有时能够顺利地使文章各部分围绕主旨有序展开,有时则会遇到意外状况,影响创作的顺利进行,展现创作过程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33. 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
- 解析:“有的内容安排得当,容易处理,有的则相互抵触,让人不安。”指出在创作中,素材和文辞的组织可能会出现不同情况,有些部分能够自然融合,使创作顺利推进,而有些部分可能会出现冲突矛盾,需要创作者进行调整和处理,强调创作过程中对内容和结构的把控难度。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