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点下重商主义的第一个点数(4 / 6)

加入书签

州郡免税通行。

    用蚕盐之法,配与百姓,则是要将这些东西,强行卖给百姓。

    鼓励地方多售海盐及鱼干,所得利润地方和中枢对半开,就是给地方官府分配好处了。

    这算是打一棒子,又给颗甜枣了。

    这样一来,似乎是三赢了。

    百姓交的钱,现在可以拿到实物了,不再是和过去一样,给了钱却看不到盐。

    如今,至少可以拿到一些实物了。

    登州等地的海盐、鱼干,现在也能卖出去了。

    朝廷和地方,大抵也能赚到一些钱。

    就是……

    两位宰相,总感觉有些不太现实。

    可能吗?

    大家都赢的话,谁在输?谁在付出代价?

    可他们也不敢问,更不会问。

    原因很简单。

    这个事情,是官家亲自提出来的。

    而且,为了推进这个事情,官家可是发了脾气,做了文章的。

    这就意味着——他无论如何也要做这个事情。

    甚至可能有了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决心!

    同时,蚕盐法的败坏,和他们的父亲都已经捆绑在一起了——官家已经暗示了。

    所以,现在改革蚕盐法,使之重新恢复一定济贫属性。

    等于给他们的父辈解套。

    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在这个事情上做文章了。

    于是,韩绛也好,吕公著也罢,都只能唱赞歌。

    “圣明无过陛下。”

    “唯我陛下,仁圣睿智,泽被苍生……”

    两位宰相在短暂的迟疑之后,就立刻开始唱赞歌了。

    不管怎么说。

    至少在现在看来,两位宰相都觉得,官家的改革方法,是没有问题的。

    就算有问题,那也是后来人的问题。

    尤其是韩绛,他马上就要致仕退休养老了。

    才懒得为未来操心呢。

    他现在只想着风风光光的致仕。

    也就是吕公著,多留了一个心眼,在拜贺之后,持芴问道:“陛下,老臣斗胆,想请教一下,这海盐和所谓的鱼干,大约是在什么价位?”

    无论是太贵,还是太便宜,都会有问题!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