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团结力量大(3 / 5)

加入书签

察员展示了他们如何利用强大的引力场发生装置,在安全距离外对一个小型、稳定的裂缝施加可控的“压力”,观察其时空结构的响应,从而收集关于裂缝“韧性”和“弹性”极限的数据。

巨大的环形装置轰鸣作响,空间在力场作用下微微扭曲,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记录着每一个数据波动。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对数十个不同等级、不同状态的裂缝进行系统性的探测和研究,联合团队陆续发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规律:

他们发现,绝大多数稳定裂缝的“灵弦”背景都存在着一种共通的“基频”,这种基频与宇宙“背景音”有着微弱的谐波关系,仿佛是所有裂缝共同的“出生印记”。

他们发现,裂缝的活跃度与周边区域的“意识总量”(由灵能文明定义和测量)存在某种非线性的关联,意识高度集中的区域,附近的裂缝似乎更倾向于保持“沉默”或“低功耗”状态,这为理解高维力量的“观测者效应”提供了新线索。

他们发现,某些特定元素(如经过核聚变处理的铁-60同位素)在靠近裂缝时,其衰变速率会出现统计学上的显着异常,这为开发新型的裂缝探测和预警装置提供了物理基础。

更重要的是,基于这些新发现的知识,一系列实用的技术设备被快速研发出来:

“共鸣”裂缝预警网络:通过部署在关键裂缝附近的探测器,持续监控其“灵弦基频”的稳定性,任何异常的频率漂移或强度变化都会触发警报,为可能的风险争取提前量。

“织网”维度屏障发生器:借鉴裂缝自身维持稳定的某种时空“自愈”机制,开发出一种能够在小范围内强化现实结构、提高维度“粘滞性”的装置,可以临时性地“加固”裂缝,降低其被意外激活或外部力量强行打开的风险。

“破壁”灵弦谐振探针:一种更具侵入性,但也更高效的探测工具。它通过向裂缝发射与其“基频”精确共振的“灵弦”波,激发其产生更强烈的、包含内部结构信息的“回声”。这项技术的研发过程充满了挑战。

在一次关键的实验中,位于星盟“流光星域”边缘的一个低风险裂缝旁,一艘经过特殊改装的“联合探针-II型”正小心翼翼地执行首次“破壁”谐振探测。

舰桥内,气氛凝重。来自地球的舰长紧握着指挥椅的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来自星盟能量文明的副官,其光团形态微微收缩,显示出内心的紧张;来自黑塔帝国的技术监督,则死死盯着面前不断刷新的能量读数和安全阈值曲线。

“谐振频率匹配完成,强度百分之五,持续三秒……发射!”地球舰长下令。

一道无形无质,却蕴含着特定“灵弦”编码的能量束,射向远处那片看似空无一物,但传感器显示为时空扭曲点的区域。

瞬间,探测器的读数飙升!裂缝区域的“灵弦”背景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荡起一圈圈清晰的涟漪!

“回声信号接收!信号强度超出预期百分之三十!正在解析……”技术官报告,声音带着惊喜。

然而,就在这时,异变突生!原本稳定的裂缝核心,突然闪过一丝极不稳定的紫色电芒!刺耳的警报声瞬间响彻舰桥!

“警告!检测到未知高维信息碎片泄露!强度快速攀升!”星盟副官的光团剧烈波动,发出尖锐的警示音,“精神污染风险!启动‘守护者-VI’滤波屏障!”

“裂缝稳定性正在下降!时空曲率波动超出安全阈值!”黑塔帝国的监督官大吼,“建议立即终止谐振,撤离!”

地球舰长额头渗出冷汗,但他强行保持镇定,目光快速扫过各项数据。“不能再刺激它了!停止谐振发射!引擎全功率,后退!同时释放‘织网’屏障,尝试稳定该区域!”

探针舰的引擎喷出耀眼的蓝光,舰体急速后退。同时,数个圆盘状的装置被发射出去,在裂缝周围展开,散发出柔和的能量场,试图“安抚”那躁动的时空结构。

一番紧张的操作后,裂缝的异常波动逐渐平息,重新恢复了之前的“休眠”状态。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后背已被冷汗湿透。

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虽然带来了风险,但也获得了宝贵的数据。从裂缝泄露出的、经过滤波处理的微弱信息碎片中,联合团队解析出了一些断续的、关于高维空间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