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团结力量大(2 / 5)
。”
地球方面的代表,孔方佳元帅(通过高保真全息投影出席),静静地聆听着各方的观点。他身着玄黑色元帅常服,身姿笔挺,目光深邃地扫过争论的众人。待双方意见充分表达后,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瞬间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
“霍克将军的担忧不无道理,凯洛斯议员和伊克斯阁下的谨慎也很有必要。这些裂缝,既是潜在的威胁,也是珍贵的机会。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以可控的方式,将其从‘威胁’转化为‘机会’。”
他操作控制端,调出了联合数据库的界面,上面标记着数十个已识别的潜在裂缝坐标。“我提议,启动‘裂隙探针’联合行动计划。我们不再将这些裂缝视为孤立的异常现象,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网络’来研究。”
他详细阐述了他的构想:
“第一,风险分级。根据裂缝的能量水平、稳定性、所处位置(是否在文明核心区)以及对周边时空的影响程度,对所有已识别裂缝进行风险评估和等级划分。高风险裂缝,优先监控,暂不靠近;中低风险裂缝,作为初期研究目标。”
“第二,标准化探测。集合三方技术力量,共同研发一套标准化的、非侵入式或低侵入式的裂缝探测‘工具包’。包括但不限于:远程‘灵弦’背景扫描仪、高精度时空曲率探针、被动式维度辐射接收器、以及必要时投送的、具备基础防护和自毁机制的微型无人探测器。”
“第三,数据共享与联合分析。所有探测数据,无论来自哪个文明的探测行动,都实时接入‘洞察’数据湖,由三方专家共同分析,寻找共性规律和异常信号。”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孔方佳的目光扫过霍克上将和凯洛斯,“建立联合应急响应机制。任何参与探测的舰队或平台,都必须有来自三方(或至少两方)的军事和技术人员共同值守。
一旦某个裂缝出现任何异动,立即启动预案,包括但不限于:紧急撤离、信息屏蔽、以及……在万不得已时,经联合委员会授权,执行可控的封锁或湮灭程序。”
这个方案既考虑了安全性,又兼顾了科研价值,同时还通过人员捆绑和联合授权机制,最大程度地消除了单方面行动的疑虑。
霍克上将紧绷的脸色稍缓,他沉吟片刻,粗声问道:“联合探测舰队的指挥权归属?遭遇突发情况时,谁有最终决断权?”
“执行具体探测任务时,以裂缝所在区域的所属文明为主导,其他方派员参与监督和技术支持。”
孔方佳早有准备,“最终决断权,归属任务舰队的最高指挥官,但该指挥官必须由三方共同认可,并且在做出重大决定(如开火、自毁)前,需尽可能征得联合委员会的快速授权。特殊情况下来不及请示,由指挥官临机决断,但事后需接受联合委员会的审查。”
这个折中方案,在确保效率的同时,也设置了制衡。星盟方面对强调“尽可能授权”和“事后审查”表示满意,这符合他们的程序正义理念。
黑塔帝国对“所在区域主导”和指挥官“临机决断”权也表示可以接受,这尊重了他们的主权和军事传统。
“裂隙探针”计划迅速获得批准并付诸实施。
接下来的数月,成为了三方技术力量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融合与大练兵。
在“昆仑之心”基地的巨型船坞内,工程师们将地球的“游弋之耳”探测器平台进行改造,集成了星盟能量文明提供的、能够捕捉微弱维度辐射的“光痕”传感器阵列,以及黑塔帝国提供的、用于稳定微型时空扰动的“惯性阻尼”发生器。
最终成品是一种长约十五米、造型古怪但功能强大的“联合探针-I型”,其银灰色舰体上同时喷涂着地球的蔚蓝星球徽记、星盟的七彩星环和黑塔帝国的黑色尖塔。
在星盟的“纯光之海”研究站,能量文明的科学家与地球的“灵弦”理论专家、黑塔帝国的材料学家合作,尝试利用特定频率的能量场,在不直接接触裂缝的情况下,诱导其产生可测量的“灵弦”反馈,从而推断其内部结构和稳定性。
实验室内,各种颜色的能量光束交织,复杂的公式在全息屏幕上飞速滚动,不同语言的讨论声和仪器嗡鸣声混杂在一起,充满了蓬勃的活力。
在黑塔帝国的边境要塞“铁城”,帝国工程师向星盟和地球的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