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2 / 4)

加入书签

太阳穴,对满脸愁容的将领们说道:"

这不是你们该考虑的问题。

"

军政本就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单靠武力只能带来破坏,纯讲政治也难成大事。

若不善民生经济,即便以武力夺天下,终究难逃覆灭。

华夏五千年历史早已印证此理。

熟知古今的刘凤自然深谙此道。

"

公孙度自建宁二年经略辽东,已有二十载。

"

刘凤叹道,"

虽施政严苛,但其对辽东乃至整个东北的影响无人能及。

"

"

东北各族杂居,地势复杂,外邦势力盘根错节。

即便我军有能力消灭公孙度,也难免损兵折将。

届时如何掌控东北乱局?"

他目光凝重:"

国力若被东北拖累,其他领地必然难以兼顾。

新占郡县恐将得而复失。

"

"

如今天下诸侯视我燕国为心腹大患。

一旦我方势弱,他们必会群起而攻。

到那时,除核心五郡外,其余领地恐将尽失。

"

"

与其如此,不如暂放公孙度。

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恢复民生,巩固既得疆土,不给敌人可乘之机。

"

营帐众将皆心知主公用心良苦,此乃权衡全局不得不为之策。

虽内心认同主公决断,然放走公孙度那支叛军,终究意难平。

赵云直视主位,坦陈胸臆:"

主公苦心,末将等自然明白,亦拥护主公决策。

但主公!

燕军就此放过公孙度部,任那老贼全身而退,末将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想当年黄巾之乱、鲜卑犯边、乌桓来侵,犯我燕境者皆损兵折将,未得半分便宜,反遭我军雷霆反击。

正因如此,方铸就燕军铁骑不可犯的威名,成就我帝国第一军的赫赫声威!

如今公孙度那逆贼举兵来犯,虽遭重创,却能全身退回平襄城——此举犹若在我军旗上蒙尘!

若纵其率残部归巢,未免太便宜那厮!

"

"

末将附议!

"

典韦、周泰、黄忠三人齐声应和。

他们理解主公的全局考量,也知如今天下动荡,燕军不得不暂且放过公孙度残部。

但胸中愤懑,终究难以平息。

中军帐内,四将皆面有不甘,对公孙度那叛贼骂声不绝。

刘凤嘴角微扬,欣慰道:"

甚好!

诸将为维护帝国第一军威名而战意昂扬,寡心甚慰。

此正显我燕旅已铸就军魂,且这军魂正融入三军将士的血脉之中。

"

朕始终认为,真正的百战雄师必须铸就军魂,唯有如此方能所向披靡,无坚不摧。

燕队唯有凝聚铁血军魂,方可当之无愧称霸九州!

然兵戈之事终需顺应时势,为谋万世基业——

此刻当暂敛锋芒,韬光养晦,效"

八二三"

之策厚植国力。

唯此方能使燕旗永镇山河,成就亘古未有的不朽传奇!

刘凤先以豪言激荡三军,忽而眼锋如刃,寒声道:"

子龙所言极是!

大燕威严岂容蝼蚁?凡犯天威者,必以血海相报。

今纵公孙度鼠辈遁归辽东,不过是为千秋大计暂留其颅。

尔等真当那老贼能苟全性命?

待其缩回平襄巢穴,朕自会令其日夜难安!

此番我大燕虽需整饬新得疆土,又岂容公孙老贼喘息练兵?

待其归巢之日,辽东境内烽烟四起,叛旗如林。

莫说重振军备,能保全现有兵力便算他公孙氏祖坟青烟冲霄!

"

帐中诸将闻言目光灼灼,争先拜问:"

陛下莫非早在辽东布下暗棋?"

刘凤抚掌而笑:"

表面观之,公孙度残部安然北撤,我军未予追击,似成两相罢兵之局。

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