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3 / 4)

加入书签

他忽然戟指北疆,"

这老贼的修罗场,此刻才刚开筵!

"

辽东公孙度虽掌握至高威权,扶余、及三韩部族皆被其武力慑服。

此番扶余与联军随公孙度进犯燕境,一为听令行事,二欲劫掠物资以充国库。

未料两马非但未能携战利而归,反遭全军覆灭之厄运。

尤为可叹者,此败实乃公孙度暗中设计所致。

经此一役,扶余与二王岂愿再俯称臣?

更兼辽东军主力折损甚巨,二国或将趁机挣脱公孙度掌控。

若真如此,辽东大地恐将烽烟四起!

"

主上圣明!

"

赵云、典韦、周泰三人齐声赞道。

老将黄忠却持重谏言:"

我军虽重创辽东兵马,然公孙度麾下仍有六万精锐。

反观扶余、兵力尽丧,以二王怯懦秉性,未必敢兴兵反叛。

"

四将目光齐聚之际,刘凤成竹在胸:"

二王脾性寡人岂能不知?公孙度身侧早有隐秘卫潜伏,渐得其信任。

只需暗中策动,必令辽东乱象纷呈——届时隐秘卫自当两国遗民,共讨!

"

潜伏的暗线可借职务便利,令辽东四郡陷入动荡,使公孙度无暇休整兵力、壮大军力。

时日一久,纵使我大燕按兵不动,公孙度亦难逃厄运。

"

众将顿悟其理。

典韦、周泰、黄忠、赵云此时方知燕王深远谋划——难怪王上对公孙度残部网开一面,任其遁回辽东,原是早有布局。

作为三大情报机构之一,隐秘卫的手段他们心知肚明。

军情刺探离不开隐秘卫配合,但刘凤明令禁止将领干涉隐秘事务。

双方犹如军政分治,将领们仅知概况。

刘凤五指虚握,目光灼灼道:"

时局关键正在于此。

只需争取时日,我大燕国力必将蒸蒸日上。

有隐秘卫在辽东搅动风云,公孙度岂能安养生息?"

"

放残兵归平襄,既可令辽东军力在战事中消耗殆尽,又能引出所有隐患。

待我大军东征时,既可歼灭来犯之敌,又能轻取羸弱的辽东四郡。

"

"

此乃一箭双雕之策。

现在诸位可明白其中深意?"

帐内诸将听闻全局布局,皆是敬服。

他们躬身抱拳:"

王上运筹帷幄,高瞻远瞩,末将等钦佩之至。

"

刘凤闻言展颜,摆手道:"

时辰不早,诸位且回营歇息。

明日大军开拔,班师回蓟城——朝中尚有要务亟待处置。

"

《燕国记事:刘凤平叛归途》

王师北归之际,四方诸侯必已刀兵相向!

吾燕正值虚弱,恐有宵小趁机犯境,当返王都坐镇。

"

末将告退!

"

赵云四人抱拳而退,铁甲铿锵间已出帐外。

空荡的军帐内,刘凤独坐虎皮帅椅,以指揉额:"

这明君当真难做,倒不如学皇兄(汉灵帝)做个逍遥昏君!

"

适才议事,他尚藏半分心思未露——纵放公孙度叛军,实为深谋远虑。

临离洛阳时虽当众立誓来年再伐董卓,不过权宜之计耳。

若真救回少帝刘协,反受其制。

此番会盟,所求不过名利二字:

名者,已获讨逆大义;利者,得洛阳珍宝七十车,迁六万百姓,兼收绝色佳人貂蝉。

今观洛阳焦土,雍凉贫瘠,徒耗兵力征讨,实非智者所为。

况且,真要把刘协那小皇帝救出来,送回洛阳皇宫,等于给自己戴上沉重的枷锁。

刘凤,刘子度,绝不可能俯称臣,向刘协那小皇帝低头。

若效仿董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手段,必将重创燕国与自身的威望,多年心血恐毁于一旦,实在得不偿失。

挟天子以令诸侯虽极具实效,却遗祸深远,千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