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1 / 4)
几位将领连忙抱拳告罪:"
末将不敢妄自揣测主公深意。
"
大王英明神武,自有决断,此举必有深意,末将不该妄加揣测。
"
典韦、周泰、黄忠、赵云等人闻言,不由得心头一颤。
自古以来,为君者最忌臣子窥测上意。
君王需要保持威严难测,方能震慑群臣,令百官尽心用命。
刘凤方才那番话,让众将以为是责备之词,慌忙请罪。
见爱将们躬身抱拳,刘凤无奈笑道:"
这是作甚?寡人何曾责怪你们?都快快起身!
"
听到这番解释,众将这才松了口气。
既然大王明言不怪罪,自然无需担忧。
"
诺!
"
四将齐声应答,重新挺直腰杆,静候王命。
刘凤斜倚主座,撑着脸颊苦笑道:"
你们啊,想得太复杂了。
深夜召见,就是知道你们对放走公孙度叛军一事心存疑惑。
"
"
你们都是燕军栋梁之将,若不晓后计,难免束手束脚。
寡人这就为你们详解其中谋划。
"
深知将领需明战局之理,刘凤向来主张开诚布公。
最厌诸葛孔明那般故弄玄虚的用兵之道,凡事都要讲个清楚明白。
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将士不解主帅意图,胡乱行事,不仅完不成既定谋划,更可能坏了整个战局。
刘凤看着众将领,语气低沉道:“按照最初的平叛部署,我根本没打算让公孙度那支叛军活着离开。”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公孙度部在燕境造成的经济损失实在太严重了。
我向来主张恩怨分明,绝不优柔寡断!”
话锋一转,刘凤露出深思之色:“但现在的局势需要我们重新权衡——彻底剿灭公孙度对燕国究竟是利是弊?”
“以燕军的实力,在昌黎全歼敌军易如反掌。
但消灭公孙度后,新的难题就会接踵而至。”
注意到将领们凝重的神情,刘凤继续分析:“借着讨伐董卓的机会,我们已成功将并州九郡纳入版图。
平定北疆时又收复了幽州三郡。
如今燕国疆域扩张至三十五万里,新增人口过百万。”
他的声音忽然转沉:“要是再吞并辽东四郡,甚至灭掉周边两国改设郡县你们觉得燕国真能消化这么庞大的领土吗?”
帐内众将闻言都陷入沉思。
刘凤揉着太阳穴叹道:“幽州三郡倒还好办,毕竟我兼任幽州牧,当地百姓又心向燕国,治理起来并不困难。
但这辽东”
我可以帮你
并州九郡的整合并非难事。
自原并州刺史丁原在洛阳阵亡后,朝廷始终未指派新的州牧接任。
作为诸侯王之、当今天子的皇叔,孤同时身兼骠骑大将军、太尉及幽州牧多项要职。
如今汉室衰微,朝廷威信扫地,天子受制于董卓奸贼。
将并州九郡并入燕国版图,各郡太守必无反抗之意,轻易便可收入囊中。
提及燕国现已掌控十二郡,刘凤不禁面露得色,然而随即考虑到后续治理事宜,又显愁容。
他叹息道:"
新增十二郡及上百万民众,要完全消化这些疆域,需大量官员治理。
这些新领地不仅需要驻军防守,更要推行我国政策。
加之这些地区民生困顿,还需投入巨额资金建设。
"
"
若在太平年月,以燕国实力本可快整合。
可惜连年征战,核心五郡遭叛军重创,国力受损严重,经济恢复尚需时日。
目前仅是勉强维持新占十二郡。
"
"
倘若我军一鼓作气歼灭公孙度,吞并辽东四郡,甚至攻灭扶余等国,诸位以为后果如何?"
帐中典韦、周泰、黄忠、赵云四人闻言愕然。
论行军打仗,他们自可滔滔不绝;但谈及地方治理与经济建设,则全然不知所措。
军政之辩
刘凤揉了揉酸胀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