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2 / 3)

加入书签

韦、周泰及三千精锐铁骑、三万轻骑,疾驰进入魏郡境内。

冀州牧刘虞盛情相邀,设宴款待。

席间,刘凤详述诸侯联军讨董始末,又言明领军返燕缘由。

刘虞听罢,搁下酒杯叹道:"

酸枣会盟本为诛贼盛事,惜吾不善兵事,未能亲赴。

然已遣韩馥、袁绍率军代往,更倾粮草以助。

"

"

岂料公孙瓒、公孙度竟勾结异族作乱,致使讨董大业功亏一篑。

子度且宽心,冀州虽兵寡,然推行燕国新政多年,府库充盈。

吾必竭尽粮草助你平定北疆,重振汉室!

"

刘凤心中暗喜:"

正愁如何开口,叔父竟主动相助。

这般仁厚长者,乱世实难立足。

他日当尽力保全。

"

当即面露感激:"

多谢叔父。

后军正护送数十万洛阳百姓北上,亟需粮草接济。

"

冀州求援

刘凤拱手请求:"

叔父,数十万洛阳灾民即将路过冀州,恳请您能伸出援手,救济些口粮。

"

此时燕国后军押运着大批粮草辎重,此前征战西凉时还缴获了数千车粮草。

但这些粮饷仍不足以供养五六十万灾民。

望着冀州官仓堆积如山的存粮,刘凤特意前来商议借粮之事。

刘虞不假思索应允:"

此乃分内之事!

子度尽管放心,救助受灾百姓,我这个做叔父的岂能袖手旁观?"

他信心十足地保证:"

别的不敢说,单论粮草储备,冀州官仓可比燕国充实得多!

所有粮饷问题,都交给叔父来办!

"

这番话并非夸口。

作为帝国粮仓,冀州土地肥沃,耕地面积远北疆,粮食产量自然更为丰盈。

刘虞主政以来注重民生,未大规模扩军,军粮消耗极少。

反观燕国,既要供养十五万大军与数十万战马,粮饷开支确实惊人。

翌日拂晓,燕军埋锅造饭后就拔营启程,向着蓟城疾行。

当刘凤率部进入燕境时,接获战报:东部叛军已基本肃清!

通过隐秘卫呈报的军情,刘凤了解到张牛角统率二十二万步卒稳扎稳打,逐步收复失地,正朝着都城推进。

对此战果,刘凤颇为欣慰,暗赞这名爱将确实不负栽培。

张牛角主动将八万黑山铁骑交给黄忠统领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刘凤耳中。

对此,刘凤保持了沉默,未作任何回应。

不过张牛角的这一举动,让刘凤对他的评价提高了许多。

此人深明大义,懂得审时度势,将来必是可堪大任的将才。

刘凤片刻不停,立即率领三万三千精兵继续向王都蓟城进,希望能尽快解王都之围。

如今各方准备已然就绪,是时候展开反击了。

数十万敌军在北疆肆虐的时间已经够久了!

刘凤最初的战略,就是在王都蓟城与敌军二十万主力展开决战,一举将其击溃。

然而当刘凤率军赶到蓟城时,却现围城的敌军早已撤离。

如今的蓟城四周,连一个敌军的影子都看不见。

满心疑惑的刘凤带着数万军队进入蓟城,迅返回燕王宫,并召集文武百官在宣明殿议事。

得知燕王归来的消息,众官员立刻放下手中公务,赶往宣明殿。

宣明殿内,刘凤已脱去七海蛟龙甲,换上舒适的王袍,威严地端坐在御座之上。

殿下的文武百官齐齐躬身行礼:"

臣等拜见王上!

"

"

众卿免礼。

寡人不在的这些日子,辛苦诸位了。

"

刘凤环视群臣,面带困惑地问道:"

诸位,寡人接到隐秘卫的情报,说有二十万敌军围攻王都。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寡人火带兵赶回,却连一个敌人都没见到?"

文官之荀彧手持玉板,上前一步躬身禀报:"

回禀王上,事情是这样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