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1 / 3)
若非如此,黑山军怎能获得边军精良装备、充足粮饷,更不用说那数以万计的草原骏马?须知在当世,草原战马珍贵异常,连寻常诸侯都难以购置,黑山军却能获得如此庞大数量。
昔日众人不知幕后支持者身份,如今大白——原来他们最大的靠山,竟是威震天下的燕王殿下!
难怪能获得边军精良武装、充足物资与无数草原战马。
燕国富甲天下,绥北城更掌控着北方草原战马贸易。
众将领齐刷刷起身,向张牛角抱拳高呼:"
末将等愿归顺燕国,效忠燕王殿下!
"
诚然,燕王殿下确实是平定百万黄巾军的主要人物,但在座将领并不怨恨。
须知燕王对待黄巾降卒可谓仁至义尽,北疆五郡安置了大量前黄巾成员,使其得以安居乐业,过上梦寐以求的生活。
众将领无不感念燕王恩德,听闻归顺之议时,竟无一人显露迟疑之色。
张牛角虽早料到此结果,却未料众人态度竟如此坚定决绝。
张牛角满意地点头笑道:"
跟诸位说句心里话,我与燕王素来交好,称得上是知心好友。
"
北疆五郡本就有不少黄巾旧部,燕军中也多有昔日弟兄。
既有我与燕王的交情,再加上军中袍泽的举荐
待黑山军归顺后,燕王定不会亏待在座各位。
诸位尽管放心,跟随燕王必能建功立业,将来封官加爵,光耀门楣,前程不可限量!
众将领心知肚明,大领这是在宽慰他们,示意归降燕国后不必担心排挤打压,反而会得到重用。
将领们再次抱拳高呼:"
我等愿随大领效忠燕王,拯救天下苍生!
"
张牛角喜形于色,当即下令:"
好!
全军听令:即刻焚寨毁营,清点物资,收起黑山旗号,改树燕国旗帜,整军开赴蓟城!
"
"
得令!
"
众将齐声应诺,转身疾步离去。
张牛角又暗中传信给黑山军外围势力,称天下大乱,可先占据地盘,待日后归顺燕王时作为晋见之礼。
他深知此战关系重大——既是三十万黑山军投效燕国的战,更关乎众将前途。
纵有三十万雄兵,也须谨言慎行,丝毫不敢倨傲。
按军师将令,他先派人联络驻守上黄忠,将八万黑山铁骑交其统率。
待黄忠率两万神机营与八万铁骑截断鲜卑粮道后
张牛角亲率二十二万步卒,浩浩荡荡向蓟城进。
他心知肚明:虽暗中归附燕国多时,却始终未曾在朝堂与军前露面。
(
在朝堂与军中缺乏根基的他,若想谋求更好前程,必须与燕国武将建立良好往来。
北疆战事以防御与小规模反击为主,骑兵难以挥关键作用。
不如将八万黑山铁骑交由黄忠统领,北上草原作战。
此举既能攀附黄忠这层关系,又可表明心迹——既无拥兵之野心,又能借机立下更大战功,实乃一箭三雕!
驻守上的黄忠先前已收到军师密信,对张牛角的调兵毫不意外,从容整编了八万铁骑。
他正愁兵力不足,如今凭空多得八万精锐,岂有推拒之理?
黄忠毫不担山军不服管束。
燕国所有军队只听命于最高统帅——燕王。
黑山军既是燕王暗中培植的力量,自然深谙军规。
手握十万铁骑,黄忠对完成任务更添把握。
他火整编部队,自云中郡突入鲜卑草原,直奔绥北城驰援。
唯有先解绥北之围,方能放手血洗鲜卑各部。
另一路,张牛角率二十万步兵向燕都急行军,沿途扫荡敌军散兵,逐步压缩其活动空间。
尽管敌军主力仍集结于蓟城——这座燕国与北疆的政治、经济、军事核心。
攻陷都城意味着俘获百官、王室,掌控北疆五郡及国库钱粮。
张牛角虽急于驰援,却不得不兼顾沿途城池安全,只得采取稳扎稳打策略,步步为营向蓟城推进。
永汉元年五月,冀州邺城。
刘凤率赵云、典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