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2 / 4)
作为皇族领袖势力庞大,坐拥八万精锐。
"
"
最重要的是,燕王乃陛下亲手提拔,忠心耿耿,唯命是从。
"
"
若召燕王回京,令其公开支持刘协为储,他定当遵从。
"
"
有皇族势力支持,刘协便有了后盾。
"
"
陛下也不必再畏惧大将军胁迫朝臣。
"
可惜张让不知隐情——数年前天子已密令燕王支持刘协,却遭婉拒。
张任计划召燕王进京,本意是为宦官集团谋利。
然而张让的提议启了刘宏,他正欲借燕王之力牵制朝中大臣。
燕王与大将军长期交恶,实为刘宏刻意安排。
准许燕王在封地组建军队,同样出自心术。
如今正是挑动双方对抗的良机。
刘宏之所以迟疑不决,实有隐忧。
燕王麾下八万铁骑皆是虎狼之师,堪称当世精锐。
但朝堂博弈远比沙场征战复杂,其间牵涉诸多利害关系。
若令燕王轻装返京,远离封地根基,能否震慑何进仍是未知数。
刘宏蹙眉叹息:"
朕确有意召燕王入朝。
"
"
然燕国兵力有限,既要镇守北疆,防范胡人侵扰。
"
"
若调兵入洛,恐边防空虚。
"
"
加之将士背井离乡,难免士气低落。
"
"
更紧要者,燕王出仕尚浅,在朝中根基薄弱。
"
"
即便中立大臣,亦多奉行嫡长之制,未必愿与燕王结盟。
"
"
刘虞、刘焉等宗亲虽在地方颇有势力,却远水解不了近渴。
"
刘宏的顾虑确有其据。
在这论资排辈的庙堂之上,纵使燕王刘凤贵为皇亲,若无足够资历也难服众。
张让躬身谄笑:"
陛下多虑了。
"
刘宏听到张让的建议,微微侧望向这位心腹内侍,眼中带着疑惑:"
此话怎讲?"
张让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笑意,用独特的沙哑嗓音回应:"
圣上明鉴,燕王虽入仕时日尚短,却已在朝野积累了深厚根基。
作为康城公的得意门生,他在天下读书人心中地位尊崇。
"
"
如今燕王迎娶蔡邕之女为侧妃,自然与清流文官结成同盟。
更兼其战功赫赫,被誉为我大汉战神,军中将士无不敬仰。
如此看来,燕王在朝中的影响力,未必逊色于何大将军。
"
"
况且陛下召燕王回京是为立储大事,只需战决,便不会影响北疆军心。
待正式册立刘协殿下为储君后,即可让燕王率军返回驻地。
毕竟他还肩负着幽州牧的重任,确实不宜长期离任。
"
这番鞭辟入里的分析让刘宏茅塞顿开,暗自思忖:"
这些年来朕暗中为燕王铺路,加上他自身建立的功业与人脉,何进那个屠户确实已无优势可言。
正如张让所言,待册立大典完成,便可让燕王即刻返回边防。
"
念及此处,刘宏愁眉顿展,欣然道:"
爱卿真乃朕之子房!
朕这就拟旨召燕王率军回京。
"
就在刘宏提笔欲书之际,张让突然上前阻拦:"
陛下且慢!
此事不宜大张旗鼓。
"
刘宏执笔的手停在半空,满脸困惑:"
这是为何?"
张让压低声音解释:"
此事关系重大,需谨慎行事"
朝廷密议
明眼人都能看出,天子召燕王回京,必是为立储之事。
如此一来,以大将军为的朝臣定会上谏阻拦,竭力阻挠燕王返京。
大将军必会筹谋对策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