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1 / 4)
再者,幽州地处边陲,地广人稀,气候严寒。
虽经燕王多年经营稍有起色,仍难承受重大伤亡。
若损兵过巨,还需支付巨额抚恤。
届时燕王即便想补充兵员,也得耗费大量钱财募兵。
大将军,如此一来,岂不能有效限制燕王势力?
倘燕王拒抚恤,其声望必将大受打击。
此计环环相扣,可谓天衣无缝。
"
满座宾客皆震撼不已,久久不能回神。
何进更是喜形于色。
他原只为拖延刘凤进京而召集幕僚商议,未料平日刚直的曹孟德竟献出如此妙计。
此计既能达成初衷,又能重创政敌,实在妙极!
何进拍手大笑,高声道:"
妙啊!
孟德真乃奇才!
此计可谓天衣无缝!
"
他满意地捋着胡须,继续道:"
本将慧眼识珠,早看出孟德非池中之物。
日后还望孟德多多辅佐。
"
袁术站在一旁,眼中闪烁着妒火,死死盯着曹操的背影。
他暗自咬牙,恨这曹阿瞒抢尽风头。
曹操敏锐地察觉到袁术等人的敌意,立即谦逊道:"
大将军过誉了。
下官不过是补充了本初的良策,实在不敢居功。
这全赖大将军英明决断,以及本初谋划得当。
"
他深知锋芒太露恐招人忌,尤其袁氏兄弟心胸狭隘,家世显赫,日后难免刁难。
不如将功劳让出,以退为进。
这番奉承令何进与袁绍眉开眼笑。
何进难掩得意之色,朗声道:"
说得好!
就依本初与孟德之计行事!
"
他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本王倒要看看,刘凤那厮出征北疆,损兵折将的狼狈模样!
"
对于幕僚间的明争暗斗,何进乐见其成。
这些世家子弟背景深厚,他亦不敢过分压制。
如今曹操主动退让,正中他下怀。
与此同时,皇宫德政殿内。
刘宏端坐龙椅,面色阴沉,对身旁的张让低声道:"
阿父,如今朝堂局势愈不利了。
"
臣为陛下分忧,请容臣斗胆进言:
何大将军如今挟百官之势,欲强立皇子辩为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老奴以为,陛下身系社稷,神器归属岂容外臣置喙?
(指尖轻叩案几)陛下圣明,当知何进虽掌兵权,然洛阳禁军尚在蹇硕之手。
老奴观满朝公卿,不过各怀鬼胎袁氏欲借外戚之势,杨氏暗结党羽,皆非真心拥立皇子辩。
(压低嗓音)老臣有三策:
其一,可命董卓率西凉军入京"
勤王"
,以制衡何进;
其二,密诏刘虞、公孙瓒等边将入朝问政;
其三(袖中密函半露)宗正刘焉近日上书,言益州有天子气
(忽闻更漏声)陛下明鉴,皇子协聪慧类父,若能得段珪等十常侍辅佐(以茶汤书"
废立"
二字于案)昔日梁冀质帝,亦不过一杯鸩酒
张让听闻天子诉苦,暗中窃喜:"
机会来了!
"
近期,张让对何进恨之入骨。
宦官集团与何进领导的外戚势力本就势不两立。
如今何进自认为外甥即将稳坐太子之位,己身权势更盛,胜局已定。
何进正值巅峰,对宦官的打击愈猛烈,眼看就要彻底击溃他们。
贪柄的十常侍等人愤恨不已,早想铲除外戚集团。
然而何进手握兵权,岂是轻易能动?十常侍欲召燕王入京,借其皇族领袖身份压制何进。
燕王与宦官交好,与何进不和,且麾下八万精兵,不惧何进兵权。
此前苦于无由召燕王入京,如今天子感叹,正是良机。
张让躬身,用尖细嗓音道:"
陛下何不召燕王入京?"
"
燕王素与大将军不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