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3 / 4)

加入书签

,应对燕王入京的变故。

故而征召燕王一事须得隐秘,绝不可让大将军一方察觉。

待燕王悄然抵达洛阳,便可出其不意,令对方措手不及。

张让之言令刘宏抚掌称善:“阿父所言极是!

此事确该暗中行事。”

“陛下圣明!”

张让垂奉承。

刘宏亲拟密旨,交予张让。

“老奴即刻派心腹送往蓟城。”

张让躬身退出大殿。

谋事终泄

天意弄人,又或时运不济,刘宏与张让的密谈竟被一名入宫觐见的大臣偶然听闻。

此人本欲劝谏天子立嫡长子为储,偏巧乃大将军党羽。

他方踏入宫门,便听得殿内议论,当即贴耳细听。

虽未闻全貌,却捕捉到“召燕王入京”

的关键字句。

此人匆忙离宫,直奔大将军府告密。

何进听罢,长叹一声:“果然如此!

陛下终究要召燕王带兵进京了。”

所幸我早有预备,心中已盘算好万全之策,倒也不至于方寸大乱。

"

甚好!

本将军记你一功。

"

何进和颜悦色地颔,对跟前的大臣赞许有加。

"

既如此,下官先行告退。

"

那大臣略一拱手,便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府邸。

翌日黎明,崇德殿内。

刘宏在张让及一众内侍宫娥的簇拥下,慢条斯理地步入大殿。

他懒洋洋地倚着天子御座,在张让搀扶下打了个长长的哈欠。

殿下文武百官齐刷刷跪倒叩:"

臣等恭请圣安!

"

"

平身。

"

刘宏摆了摆手,又掩口打了个哈欠。

"

谢陛下。

"

众臣依次起身,各归班列。

张让那双细长的眼睛扫过两列朝臣,扯着尖细的嗓子喊道:"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话音未落,便见一位受何进授意的大臣手持玉笏出列:"

臣有本奏。

"

刘宏诧异地打量着这位平日寡言少语的谄媚之臣,暗自嘀咕:"

今儿个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等只会逢迎的货色也敢出头?"

他略整衣冠,正色道:"

爱卿所奏何事?"

那大臣突然昂挺胸,义愤填膺道:"

启禀陛下,国近年日益猖獗,不遵王道,已多年未向我纳贡。

更可恨的是,彼等竟敢蚕食玄菟、真番、临屯及乐浪诸郡疆土,此等大逆不道之行径,实在是罪无可赦!

臣恳请陛下下旨讨伐,收复北疆失地,扬我大汉天威!

"

刘宏听罢暗自腹诽:"

荒唐!

既然早知国多年不朝,为何当时不报?偏要今日才在朝堂上聒噪,这不是存心给朕添堵么?"

刘宏懒洋洋地斜倚在龙椅上,睥睨着阶下群臣,冷声道:"

国多年未纳岁贡,爱卿倒是说说,有何良策能让那蛮夷乖乖进贡?"

"

兵讨伐?"

年轻突然直起身子,戟指殿外:"

朕何尝不想教训那猖狂的国!

可谁能挂帅出征?要打到什么程度?国库空虚至此,诸卿莫非不知?叫朕拿什么去打仗?"

被质问的朝臣顿时面如土色,哆嗦着嘴唇答不上话,只得频频瞥向何进求救。

大将军暗自咬牙,心中暗骂这废物不堪大用。

"

启禀陛下。

"

何进整了整朝笏出列,"

先前因内政繁忙,灾祸频仍,才容得国猖獗。

如今海晏河清,正是用兵之时。

若王师,不仅能慑服蛮夷,更能收复玄菟等四郡故土。

"

刘宏微微眯起眼睛。

他虽厌恶这屠夫出身的大将军,但开疆拓土的实在难以抗拒——哪个不想青史留名?更别说教训那些桀骜属国了。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