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1 / 4)

加入书签

"

何况燕王还兼任幽州牧,玄菟、真番、临屯、乐浪四郡皆属其辖境。

三年来北疆在其治理下物阜民丰,粮草供给当无虞虑。

加之王国毗邻辽东郡,远征途中可节省大量辎重损耗。

"

何进适时向同僚使了个眼色,文武百官立即齐声附议:"

恳请陛下下诏命燕王率军征讨王国,扬我国威!

"

刘宏虽称不上明君,却也洞悉何进此举实为阻止燕王奉诏入京。

若非听闻风声,素来与燕王不睦的何进怎会主动将建功立业的机会拱手相让?

按理说,燕王刘凤身兼骠骑大将军、太尉、幽州牧数职,既是皇族宗亲,又是燕国国君,身份尊贵显赫。

讨伐域外番邦之战,无论如何也无需燕王亲自率军远征。

这般安排,分明是有人心虚,唯恐燕王带兵入京,动摇自身权势。

正因如此,何进才会千方百计阻挠燕王返京。

想通其中关键,刘宏自然不会应允何进等人的奏请。

真当朕是昏君吗?若下旨令燕王出征,至少一年半载无法回师。

届时何进若趁机联合群臣,逼迫朕立辩儿为储君,朕虽能拖延一时,却难拖延一两年之久。

到那时,局面必将失控,朕决不能让何进这屠夫的阴谋得逞。

刘宏当即驳斥道:“荒谬!

燕王何等尊贵,岂能轻易涉险?再者,燕王身负幽州牧之职,若统兵远征,恐有不妥。”

“北疆苦寒,民生凋敝,又经战乱摧残。

虽在燕王治下渐有起色,但远征粮草辎重仍难筹措。

更何况,朕早已允诺免征北疆十年赋税,亦不征调北疆兵卒民夫。”

“此外,朕对燕王另有安排,无暇远征。

三军统帅人选,大将军还是另择良将吧。”

何进对天子的回应早有预料。

他心知肚明,陛下召燕王回京,无非是想借其兵力制衡自己。

若燕王率精锐之师入京,自己岂能安稳度日?

倘若皇次子刘协被立为储君,将来登基,第一个要铲除的,必是以何进为的外戚势力。

当前必须阻止燕王刘凤率领麾下精锐之师进驻洛阳城。

只要燕王无法带兵入城,便无人敢阻挠我拥立外甥为帝国储君。

何进手捧玉笏,作出一副忧国忧民之态,朗声进谏:

“陛下,燕王殿下乃当朝第一大将,若不允其领兵出征,岂非有违祖制?”

“陛下,燕王身兼骠骑大将军、太尉要职,此番征讨王国岂能缺他?”

刘宏面色阴沉,见何进死咬燕王挂帅之事不放,若强拒其请,他必再寻借口,明日早朝定会串联百官,在燕王之事上纠缠不休。

刘宏慵懒地倚靠龙椅,摆摆手道:

“既然众卿皆推举燕王,便由他领兵征讨王国。”

“陛下圣明!”

何进率先高呼,百官纷纷捧笏附和。

刘宏扫视群臣,只觉厌烦,起身冷声道:

“既无要事,退朝!”

说罢,他领着张让及一众宦官宫女大步离去。

“臣等恭送陛下!”

百官跪地叩拜。

片刻后,众人陆续离宫,各自登车回府。

………………

北宫长廊。

刘宏屏退左右,仅留张让随侍:

“阿父,派心腹密告燕王,详述朝堂局势,莫让他误会朕意。”

“务必提醒燕王,勿因征讨王国而误了洛阳大事。”

张让起初不解陛下为何准奏,细想后顿悟其深意。

张让听罢陛下的嘱咐,立即会意地躬身应道:"

老奴明白,定当妥善安排此事。

"

洛阳城·南城区·大将军府

何进端坐主位,将朝堂之事娓娓道来:"

诸位以为,此事当如何应对?"

陈琳率先出列进言:"

大将军明鉴,依下官之见,陛下此举意在为燕王争取时间。

此刻若不采取行动,恐生变故。

虽说陛下已准奏令燕王领兵征讨叛军,但先前已暗中遣使赴蓟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