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5 我不能即是你的儿子,还是你的父(3 / 4)
告诉你‘从来如此’,请回问‘那第一次是谁决定的?’”
艾拉郑重收下。
队伍消失在地平线后,斯扎拉克转身走向工地。第一堂课,今天就要开始。
二十个孩子围坐在临时搭起的遮阳棚下,眼神好奇而紧张。他们中最大的不过十二岁,最小的才五岁,大多只会写自己的名字,有些人甚至连拼音都没学全。
斯扎拉克没有发课本,也没有拿粉笔。
他蹲在地上,用一根树枝划出一道直线。
“这是什么?”他问。
“线!”一个男孩抢答。
“对。”斯扎拉克点头,“但它也可以是一条路、一道伤口、一次选择。你们觉得呢?”
孩子们面面相觑,有人小声说:“它可以是裂缝……墙上的那种。”
“很好。”斯扎拉克微笑,“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条线能把世界分成两边,你怎么知道自己站在哪一边?”
没有人回答。但这回,沉默不再是恐惧,而是思索。
下午三点,第一块黑板安装完毕。是用报废的金属板打磨而成,表面坑洼不平,但刷上了自制chalk(石灰混合蛋清)。斯扎拉克写下今日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如何提出一个问题**
他转过身,面对学生们:“你们每个人,都要在纸上写下一个你想知道的事。不能写‘神为什么创造世界’这种标准答案题,要写让你晚上睡不着的问题。”
一个小女孩怯生生举手:“要是问题太傻怎么办?”
“没有傻问题。”斯扎拉克说,“只有还没被理解的好奇心。”
那天傍晚,他收集了十九张纸条。有一张画了个圆圈,旁边写着:“太阳会不会累?”另一张则问:“如果我说谎,但没人发现,我还是坏人吗?”
最后一张字迹稚嫩,却让他久久凝视:
>“妈妈走之前说她是去上班。可我知道她在哭。大人为什么要骗小孩?”
他把这张纸折好,放进笔记本夹层。
夜深时,他又翻开那本梦中带回的册子,在空白页写下:
>“教育不是灌输答案,而是保护疑问的火苗。
>当一个孩子敢于问出‘你不该问的事’,
>那便是自由真正降临的时刻。”
几天后,南方传来消息。
通过加密频段,无线电少年发回一段简短录音:“我们找到了‘沙之心’。门开了。里面……全是书。”
紧接着是一段颤抖的声音:“还有人活着。一个女人,说自己是‘守钥人’。她说……她等了三十八年。”
斯扎拉克听完录音,走出房间。校园已初具雏形。屋顶铺好了隔热层,窗户装上了回收玻璃,操场上用白漆画出了跳房子格子。艾拉的《关于世界的十个问题》被抄成大字报贴在墙上,每天都有孩子在下面添上新的追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