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根基夯实与暗影再临(2 / 4)
款什么样的钓竿?是侧重溪流环境的短节竿,还是主攻水库湖库的长节竿?具体长度是多少?钓性如何确定?这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产难度、成本测算和目标客户群体的精准定位。”
这个话题将讨论引向了更专业和具体的层面。
周凯率先表态:“遇哥,我认为应该主打台钓竿!
目前国内无论是竞技钓还是休闲钓,台钓都是绝对的主流,市场基数最大。
而且台钓竿对竿子的调性、重心、手感要求极为苛刻,正好能淋漓尽致地展现我们‘虎煌’材料在腰力、弹性和重量控制上的巨大优势。
如果先做溪流竿或者海钓竿,感觉有点浪费材料特性,也不容易一炮而红。”
毛蛋对此表示认同:“凯子分析得对。
台钓竿认知度高,市场接受快,也方便我们定价。
不过台钓竿从三米六到七米二规格很多,我们批资源有限,必须聚焦一两个核心尺寸。”
这时,一直闭目养神的程老爷子缓缓睁开了眼睛,他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性:“既然是立威,就要选最能体现制竿功底,也最考验综合性能的规格。
45米这个长度,野钓塘钓皆宜,钓鲫鱼度与手感兼备,遇到斤的鲤鱼也有一搏之力,是检验一支台钓竿是否‘得劲’的试金石。
太长了,对初期生产工艺是巨大挑战,也显得笨重;太短了,又难以挥腰力优势。
45米,进退有据,刚刚好。”
老爷子一锤定音,确定了长度。
陈遇立即跟进:“好,师父经验老到,就定45米为‘遇龙·潜渊’型号。”
他接着抛出下一个关键问题:“那钓性呢?是偏向柔软护线的三七调,还是追求快回鱼的二八调乃至更硬的一九调?”
这个问题让讨论更加白热化。
王小虎凭着直爽的性子说:“俺觉得硬点好!
现在比赛都讲究效率,硬竿回鱼快,不耽误事!”
孙宇则从材料科学的角度冷静分析:“根据‘虎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数据曲线来看,其优异的模量和韧性特质,非常适合支撑二八调性。
这种调性能够在保证足够腰力轻松控鱼的同时,保留恰到好处的粘性,提供清晰的手感反馈,避免因过硬而导致的瞬间拔河或脱钩风险,也更有利于保护线组。
过于追求硬调,反而可能牺牲我们材料的韧性优势,并且对初期工艺的一致性要求更高,容易放大瑕疵。”
李文博推了推眼镜,补充数据支持:“孙宇的分析有道理。
我们之前的模拟测试也表明,对于15斤至4斤这个常见目标鱼范围,二八调性的力传导效率和用户体验满意度是最高的。”
赵强从资深钓友的实战角度出:“三七调遛鱼是舒服,但遇到稍微像样点的鱼就感觉软绵绵的,抢鱼太吃亏。
一九调太极端,跟挥铁棍似的,容易断线跑鱼,对手腕负担也大。
二八调确实是最中庸也最见功力的选择,不软不硬,大小通吃,适合绝大部分钓友,也最能体现一支竿子的综合性能。”
程老爷子最后拍板,为讨论画上句号:“就定二八钓性!
这个调性最是考校功夫。
做得好,受力弧线如弓般饱满流畅,力从竿腰直达竿尖,控鱼稳当,手感清晰无比。
做得不好,就容易力道脱节,要么腰力不足成面条,要么僵硬死板无灵性。
咱们就用这二八调的45米台钓竿,让市场上的行家们来评评,‘遇龙’到底有没有真本事!”
至此,“遇龙·潜渊”
型号的核心参数——45米台钓竿,二八钓性——在归途的火车上正式确立。
这为后续的所有工作指明了具体方向。
陈遇总结道:“太好了!
方向明确,我们就有了力点。
批‘遇龙·潜渊’限量版,就集中所有资源,打造好这款45米二八调的标杆产品。
凯子,你的营销方案要紧紧围绕这个核心来策划。
我们要让所有钓友一想到‘遇龙’,就认同这是一款手感与腰力完美平衡的45米综合利器!”
程老爷子赞许地看了看陈遇,又闭上了眼睛,淡淡地补充了一句:“好东西,值得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