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根基夯实与暗影再临(1 / 4)

加入书签

北京国际新材料博览会带来的喧嚣与荣耀,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留下的是一片需要精心耕耘和巩固的滩涂。

归途的火车上,“旭遇”

团队的核心成员们,脸上虽带着连日奋战的疲惫,但眼中闪烁的光芒,却比去时更加明亮和坚定。

那是一种经过真枪实弹检验后沉淀下来的自信,一种看清了前路方向后的决然。

陈遇靠窗而坐,笔记本摊在膝上,上面已密密麻麻记录了不少展会的得失反思与下一步的灵感火花。

林莉在一旁,细致地将厚厚一沓名片和客户资料按地域、行业意向进行分类,她的动作轻柔却高效。

斜对面,周凯和毛蛋还在低声兴奋地回味着与国外客商交锋、得到“钓圣”

程老爷子力挺的高光时刻。

程老爷子本人则闭目养神,似在养精蓄锐,又似在沉思。

车窗外的景物飞向后掠去,陈遇的思绪却飘向了更远的地方,前世的记忆碎片偶尔会在不经意间闪现。

他忽然想起前世曾一度引狂热追捧的某个科技品牌,其产品固然优秀,但那种“限量售”

、“一机难求”

的营销策略,无疑极大地助推了其品牌神话的塑造。

“饥饿营销……”

陈遇在心中默默咀嚼着这个词汇,再对照眼下“遇龙”

钓竿面临的现实:程老爷子倾注心血调校、拥有专利“虎煌”

新材料加持、口碑初显,但初创的生产线产能有限,良品率的稳定爬升尚需时日,根本无法满足因展会成功而骤然激增的市场需求。

这看似是劣势的“产能不足”

,是否可能转化为一种营销上的优势?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火花般在他脑海中迸。

与其因为无法及时供货而让潜在客户失望流失,不如主动掌控节奏,将这种“稀缺”

塑造成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他迅拿出笔记本,写下了几个关键词:限量预售、批次释放、预约抢购、口碑酵、价值提升。

“莉莉,凯子,毛蛋哥,”

陈遇的声音打破了车厢内相对宁静的氛围,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我有个关于‘遇龙’钓竿初期推广的想法,大家探讨一下。”

他随即将“饥饿营销”

的概念与“遇龙”

现状结合,清晰阐述出来:“……我们产能爬坡是客观事实,但我们可以主动利用这一点,通过控制批投放市场的数量和节奏,来营造稀缺感。

这不仅能可能提升产品溢价,更能快树立‘遇龙’高端的品牌形象,让获得产品的用户产生更强的满足感和忠诚度。”

这个新颖的观点立刻引了热烈的讨论。

周凯第一个表示赞同,眼中闪烁着营销人特有的兴奋光芒:“遇哥!

这想法太棒了!

就像国外那些限量版跑车或者顶级定制款一样,越难得到,越显珍贵!

我们可以搞个‘遇龙·潜渊纪念版’,每支竿子都有独立编号,甚至配上程老爷子亲笔签名的收藏证书!

话题性绝对爆棚!”

毛蛋则习惯性地从风险和实操角度考虑,皱着眉头说:“道理是这么个道理,能卖高价当然是好事。

但咱们现在根基还不算特别稳,万一玩脱了,让很多想买的钓友觉得咱们搞噱头、吊胃口,反而坏了口碑,把他们推向‘渔火’或者其他牌子,那就得不偿失了。”

林莉的思考更为缜密和全面,她补充道:“这个策略成功的关键在于度的精准把握。

既要让市场保持足够的‘饥饿感’和期待,又不能让他们因等待太久而‘绝望’放弃。

我们需要设计非常清晰的预售规则,明确告知大致的货周期,并且最关键的是,产品本身必须足够出色,要让人觉得等待是值得的。

此外,如何确保限量产品的公平分配,防止黄牛囤货炒价,也需要提前规划。”

陈遇认真听着伙伴们的意见,点头道:“你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关键。

这确实是一步险棋,但也是将我们现阶段劣势转化为优势的机会。

不过,在具体讨论营销方案之前,我们必须先明确一个更基础的问题:我们批要推向市场的‘遇龙’,究竟要做成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