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王者的忧思(2 / 5)
为一国之君,守护社稷和子民是他的天命!
个人的名声、贵族的反对,在国家存亡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此路不通,则必改弦更张!”
他对着初升的朝阳,低声立下了誓言。
【本章启示】固步自封是失败的温床。
当环境剧变,旧方法失效时,真正的强者不是抱怨对手太狡猾,环境太恶劣,而是勇于正视差距,敢于打破思维定式,从对手身上寻找破局的关键。
赵武灵王面对草原强敌的噩梦,没有沉溺于天朝上国的虚妄尊严,而是冷静看到了差距,萌生了“师夷长技”
的变革种子,这第一步的勇气,尤为可贵。
2:胡服初试,朝堂风波(公元前3o7年,春末·邯郸·偏殿)
主要事件:赵武灵王在亲信重臣肥义的支持下,次尝试穿着胡服,并在小范围朝议中提出“胡服骑射”
构想,引以公子成为的保守贵族激烈反对。
邯郸宫城深处,一间僻静的偏殿内。
赵武灵王站在一面巨大的铜镜前,神情有些……怪异。
他的贴身侍从和心腹重臣肥义站在一旁,表情更是复杂,想笑又不敢笑,带着几分新奇和紧张。
镜中的赵雍,已经脱下了宽袍大袖、峨冠博带的传统华夏君王服饰。
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截然不同的装束:贴身窄袖的上衣,紧束腰身;下身是一条长及脚踝的合体长裤,而非传统的裳;脚蹬一双坚固的皮质短靴,靴筒刚好包裹住小腿。
这一套装扮,正是北地胡人日常所穿的“胡服”
。
赵雍试着抬了抬胳膊,又踢了踢腿,脸上露出一丝惊喜:“好!
果然利落!
举手投足,毫无挂碍!
肥卿,你也试试!”
他拿起另一套胡服递给肥义。
肥义,这位以忠诚、稳重着称的老臣,看着手中这套“奇装异服”
,内心挣扎万分。
作为深受周礼熏陶的重臣,穿着蛮夷之服,这简直是……斯文扫地!
但看着君主眼中闪烁的兴奋和期待,看着他为了国家安危殚精竭虑的模样,肥义把心一横:“老臣……遵旨!”
肥义笨拙地换上了胡服,宽大的身躯被包裹得有些紧绷,动作也变得小心翼翼,显得颇为滑稽。
殿内几名年轻侍从忍不住掩嘴偷笑。
肥义老脸微红,但活动了几下后,他也惊讶道:“咦?大王,此衣确实……行动便捷许多!
只是……”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只是……颇不合礼制啊,恐为天下笑。”
“天下笑?”
赵雍冷哼一声,目光炯炯,“寡人岂是贪图安逸、追求奇服之人?肥卿且看!”
他猛地从侍从手中接过一张硬弓,张弓搭箭,动作在胡服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干脆利落。
“着此衣,跨骏马,引强弓,驰骋疆场,岂不比那宽袍大袖,登车都费劲强上百倍?礼制?礼制是用来强国安民的!
若礼制成了束缚手脚、坐以待毙的枷锁,要它何用?寡人欲效胡人之长,习其骑射,建我大赵铁骑,以御北狄!
此乃强兵雪耻、安邦定国之大计!”
肥义被赵雍的决心和清晰的思路所震撼,他深吸一口气,深深一揖:“大王雄才大略,老臣……明白了!
老臣愿追随大王,披此胡服,习练骑射,虽千万人,吾往矣!
只是……”
他抬起头,忧虑重重,“朝中大臣,特别是宗室贵戚,恐难体察大王苦心,阻力必巨啊!”
赵雍重重拍了拍肥义的肩膀:“寡人早知此路艰难。
肥卿,明日朝会,寡人便要先议此事!
你当助我!”
次日朝会。
当身着胡服(外面仍罩着象征王权的礼服,但能明显看出内里不同)的赵武灵王和同样穿着胡服内衬的肥义出现在大殿上时,如同往平静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瞬间炸开了锅!
满朝文武,目瞪口呆!
窃窃私语很快变成了嗡嗡的议论声,不少老臣气得胡子直哆嗦,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不解,甚至……鄙夷。
“肃静!”
赵雍威严的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