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王者的忧思(1 / 5)

加入书签

1:北疆惊雷,王者的忧思(公元前3o7年,初春·邯郸·赵王宫)

主要事件:赵武灵王因北方边境接连惨败而惊醒,深刻认识到传统车步兵面对游牧骑兵的劣势,脑海中初次萌变革念头。

拂晓前的邯郸王宫,寂静得只剩下更漏滴答和远处几声稀疏的鸡鸣。

赵雍,也就是赵国的第六代国君武灵王,猛地从卧榻上坐起,额头上密布着一层细密的冷汗。

又是一个噩梦。

梦里,无边无际的草原上,烟尘蔽日。

赵国依仗的传统战车,那曾经象征强大武力的庞然大物,在轻捷如风的胡人骑兵面前,笨拙得像陷入泥潭的巨兽。

胡人骑兵呼啸着,手中的弯弓如同死神的镰刀,箭矢带着凄厉的哨音倾泻而下。

赵国的精锐甲士,厚重的铠甲此刻成了催命符,他们徒劳地挥舞着长戈,却连敌人的衣角都碰不到。

士兵们倒下的身影、战马的悲鸣、胡人得意的唿哨声……交织成一片血色的炼狱。

最后出现的,是楼烦王那张狰狞的笑脸,和他手中滴血的战刀。

“啊!”

赵雍低吼一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这不是梦,这是不久前生在代郡边境的真实惨败!

楼烦、林胡这些北方的“骑寇”

,像秃鹫一样盘旋在赵国漫长的北疆,利用他们来去如风的骑射功夫,频频袭扰,劫掠人口牲畜,赵国军队疲于奔命,却每每损兵折将,苦不堪言。

就在月前,一支赵军斥候队被胡骑全歼的消息传来,主帅的头颅被悬挂在胡人营地前的木杆上示众,这成了压垮赵雍内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披衣起身,走到窗边,推开厚重的窗棂。

初春的寒风带着料峭的凉意灌入,让他稍微清醒了些。

远处邯郸城的轮廓在晨曦中若隐若现,这座耗费无数心血营建的都城,此刻在他看来,坚固的城墙下潜藏着巨大的危机。

“父王……”

身后传来少年稚嫩的声音。

是他的次子赵何(即后来的赵惠文王),不知何时也醒了,揉着惺忪的睡眼,担忧地看着父亲,“您又做噩梦了?”

赵雍转过身,看着儿子清澈的眼睛,心中的沉重感更甚。

他蹲下身,抚摸着赵何的头:“何儿,你可知道,在我们北方,有群狼环伺。

他们骑在马上,快得像风,射出的箭像长了眼睛。

我们的勇士,空有满腔热血和坚固的铠甲,却追不上,打不着……”

“那……那怎么办?”

赵何的眼神里充满了困惑和一丝恐惧。

“是啊,怎么办?”

赵雍像是在问儿子,更像是在问自己,问这沉寂的宫殿,问这看似强大实则危机四伏的赵国。

他回想起自己少年继位,经历五国相王(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为王)时的意气风,到如今被中山国这样的“千乘小邦”

牵制,被北方胡骑欺凌的憋屈。

一种强烈的屈辱感和变革的冲动在他胸中激荡。

他走到巨大的羊皮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代郡、雁门一线,那是赵国防御胡骑的最前线,也是失血最严重的伤口。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他喃喃自语,眼神锐利如鹰,“祖宗留下的车阵步战之法,对付中原诸侯尚可,对付这些草原上的豺狼……行不通!

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快’,自己的‘利’!”

一个模糊而大胆的念头,第一次清晰地浮现在赵武灵王的脑海中:学习敌人!

学习他们的长处!

胡人靠什么赢?不就是靠骑马和射箭吗?如果赵国也能拥有这样一支强大的骑兵……

这个想法让他自己都感到一阵心悸。

学习被鄙视为“蛮夷”

的胡人?穿他们的衣服?像他们一样骑马射箭?这简直是离经叛道!

那些世代簪缨、以礼乐为尊的宗室贵族、朝堂重臣们会怎么想?他们会同意吗?

赵雍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眼神却愈坚定。

他仿佛看到了梦中那些倒下的将士不甘的眼神,听到了边疆百姓痛苦的呻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