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龙山黑陶的薄与亮(3 / 5)

加入书签

叶,丢进湍急的河水里。

那柳叶在水流中打着旋儿,转得飞快,稳稳当当……水流!

旋转!

度!

一个闪电般的念头劈进轮的脑海!

慢轮之所以慢,是因为靠人力脚蹬那个笨重的石坨带动,费力又不易控制转!

如果……如果能让轮子自己转得飞快,像那水中的柳叶一样?

他猛地跳起来,像个疯子似的冲出门外,跑到部落堆放杂物的角落。

那里有几块被废弃的、中间有孔的石锤头。

他挑了一块大小合适的,又找来一根笔直的硬木棍。

他把石锤头套在木棍中间,木棍一头削尖,稳稳地插进地面预留的一个小坑里(简易轴承)。

然后,他做了一个让所有后来者都铭记的动作——他深吸一口气,双手用力搓动那根直立的木棍!

“呜——”

石锤头在木棍带动下,猛地旋转起来!

越搓越快,带着风声,稳稳地悬在空中!

转远过笨重的脚蹬慢轮!

轮的心脏狂跳起来,几乎要从嗓子眼蹦出去!

他飞快地跑到泥塘边,挖了一大块精心淘洗过的细泥,狠狠甩在飞旋转的石锤头顶部!

奇迹生了!

那坨湿润的陶泥,像一个找到了母亲怀抱的孩子,瞬间服帖地吸附在飞旋转的平面上。

轮伸出颤抖的双手,拇指轻轻探入泥的中心,还没怎么用力,一向桀骜不顺的泥巴,竟如同最温柔的水流,随着他指尖的引导,迅变薄、向上延伸、向外扩展!

快!

太快了!

太顺滑了!

太听话了!

一个均匀轻薄、犹如初开花瓣般的碗坯雏形,几乎在眨眼间就在他手下诞生了!

泥巴在高旋转中产生的离心力,完美地抵消了重力,让薄塑形成为了可能!

“成了!

成了!”

轮压抑不住内心的狂喜,嘶哑着嗓子吼了出来,声音在空旷的作坊里回荡。

他布满泥浆的脸上,第一次绽放开无比灿烂的笑容,眼睛亮得惊人。

这惊天动地的呼喊引来了还没走远的埴和几个陶工。

当他们冲进来,看到轮面前那个在高旋转的“怪东西”

上诞生的、薄得几乎透光的完美陶胚时,全都目瞪口呆!

“我的老天爷……”

埴一个箭步冲上去,想摸又不敢摸,生怕惊醒这个不可思议的梦境,“这……这是怎么弄出来的?!”

轮顾不上回答,激动地指着他的明,语无伦次:“快!

转得快!

泥就听话!

薄!

能薄!”

他终于说出了关键。

几天后,一座结构更合理、以木架支撑、以榫卯结构固定轴承、可以用脚踏或手摇驱动飞轮(轮盘)的新型陶车(快轮),在龙的带领下制造成功。

当那轻薄的泥胚在快轮上如同拥有了生命般流畅地拔高、收拢,一个线条优雅、胎壁均匀、薄如蛋壳的杯胚在埴颤抖的手中诞生时,整个龙山部落的制陶作坊沸腾了!

希望的曙光,终于刺破了绝望的阴霾。

绝境中的灵光一闪,往往来自对生活最细微处的观察和对梦想最执着的坚持。

当旧的路径走不通时,不妨换个角度,也许答案就在你身边最平凡的律动里。

快轮的转,就是轮心中那团不灭之火的具象。

3,地狱窑火出玄光

快轮的成功像一道惊雷,劈开了龙山制陶停滞的天空,但横在眼前的,还有一座名叫“窑火”

的火焰山。

薄如蛋壳的泥胚娇嫩得像初生的婴儿,如何将它们安全送入窑炉,经受上千度高温的淬炼,最终脱胎换骨,变成那漆黑光亮的神品?这难题,让刚兴奋起来的陶工们又集体犯了愁。

试验窑里,惨状触目惊心。

那些在快轮上诞生的精美薄胎胚体,被小心翼翼地送入窑膛。

第一次烧:温度不够,火候温吞。

烧了一天一夜,出来的陶器颜色灰暗如土,表面毛毛糙糙,毫无光亮可言,轻轻一磕就碎。

“温吞水煮不熟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