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沟壑铸盾瓶纳乾坤(3 / 5)

加入书签

守护,半坡人的生活似乎安稳了许多。

然而,新的烦恼又出现了——取水。

聚落中央挖有水塘储水,但日常饮用和做饭,还是需要去附近的清澈河流取水。

以往,大家多用兽皮袋、大口的陶罐或者葫芦瓢去河边打水。

鹿角提着家里那个笨重的大陶罐去河边汲水。

她小心翼翼地将罐口倾斜着沉入水中,“咕咚咕咚”

的声音响起,水慢慢灌入。

可是,要把这灌满水的沉重陶罐从水里提起来端稳,再走上不算近的路回到聚落,对于女子和孩子来说,简直是场折磨。

稍不留神,罐子一晃,刚打的水就洒掉不少。

更常见的是,在河边湿滑的泥土上,放下的陶罐因为平底不稳,会“啪叽”

一下歪倒,好不容易打的水瞬间流回河中,让人又气又恼。

“唉!”

鹿角又一次扶起差点倾倒的陶罐,看着洒掉的水渍,懊恼地叹气,“这罐子,太重,口太大容易洒,底太平站不稳…要是河边泥软点,直接‘坐’不稳!

太耽误事了!”

她盯着手中这个笨拙的陶罐,又看看河边松软的淤泥以及被水流冲刷形成的斜坡,眉头紧蹙。

傍晚,聚落中央点起了篝火,大家围坐分享食物。

鹿角端着盛满水的陶碗,看着碗稳稳地立在地上,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为什么盛水的碗能站稳,打水的罐子就非得是平底呢?这个念头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涟漪。

夜里,她躺在铺着干草兽皮的床铺上,久久不能入睡。

白天陶罐倾倒的画面、洒掉的水、族人打水时的辛苦模样在她脑海里反复出现。

她起身,借着从屋顶缝隙漏下的月光,用手指在平整的泥土地上轻轻勾画:一个肚子圆圆可以多装水的瓶子…瓶颈要细长,这样水不容易洒出来…但是瓶底…瓶底…忽然,她想起春天在河边见过的一种水鸟(鸊鷉),它们把巢筑在水边,鸟蛋一头尖尖的,总是稳稳地立在松软的泥滩上,大风也吹不倒!

“尖的!”

鹿角眼睛猛地一亮,心脏怦怦直跳,“如果瓶底是尖的…像鸟蛋那样…”

她兴奋地用手指在地上飞快地画着:一个圆鼓鼓的肚子,细细长长的脖子,然后底部渐渐收拢,形成一个锥形的尖!

画完,她盯着这个奇特的形状,仿佛看到它在河边:当需要灌水时,提着瓶颈上的绳子(她灵感又一动,得有两个小耳朵穿绳子!

),把瓶子倾斜着放进水里,水从窄口灌入;灌满后,一提绳子,瓶身会自动在水中直立起来!

而提到岸边松软的泥地上,尖底轻轻一戳,就能稳稳地“站”

进泥土里,再也不用担心它倾倒撒水了!

“对!

就该是这样!”

鹿角激动得几乎要喊出来,随即又捂住嘴,怕吵醒家人。

这个想法让她浑身充满了力量。

五、指尖的魔法:尖底瓶的问世(关键事件:设计、制作并验证尖底瓶的实用性)

第二天一大早,鹿角顶着两个兴奋的黑眼圈就冲到了聚落的制陶区。

她找到了一位手艺精湛的老陶匠“陶火”

,迫不及待地用手比划着、在地上画着那个尖底瓶的形状:“陶火爷爷!

帮我做个这样的瓶子!

肚子要圆圆的,装水多;脖子要细细长长的,水不易洒;最要紧的是这底,要尖尖的!

像…像春天的鸟蛋!”

陶火爷爷眯着昏花的老眼,盯着地上那个奇怪的图案看了半天,又抬头看看鹿角闪着热切光芒的眼睛,捋了捋花白的胡子:“尖底?丫头,你没弄错吧?我烧了一辈子陶,锅碗瓢盆都是平底稳当,尖底的…能站稳吗?怕不是一碰就倒?”

“能的!

一定能!”

鹿角斩钉截铁,她抓起一把松软的湿土,笨拙却快地捏了一个小小的尖底瓶泥坯,“您看,陶火爷爷!

把它放在软泥上!”

她把小泥坯往旁边的湿泥地上一戳——那个小小的尖底果然稳稳地立住了!

甚至还轻轻地左右晃了几下,像一个调皮点头的小娃娃。

陶火爷爷浑浊的老眼里闪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