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论文刷屏模式!《格物》编辑部的“秦风专栏”?(5 / 8)
他摸了摸下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不过,这个‘月度专栏’的创意,倒是可以认真考虑一下嘛!回头让编辑部好好策划策划,说不定真能搞出一个‘《格物》·秦风超导研究精选系列’,或者直接就叫‘秦风专栏’!保证期期爆款,全球疯抢!到时候,广告费收到手软,影响因子涨到天上去!我们《格物》,就是下一个时代的《Nature》和《Sce》!不,是超越它们的存在!”
小刘编辑听得是一脸黑线,心中对自家主编这“与时俱进”的商业头脑和“毫无节操”的办刊理念,佩服得是五体投地。不过,他也知道,主编这番话,更多的是一种对秦风逆天成就的自豪与调侃。
事实也确实如此。
秦风及其领导的“秦之队”,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彻底开启了“论文刷屏”模式。
他们的科研成果,如同不要钱的白菜一般,一篇接一篇地,以一种近乎“野蛮生长”的姿态,疯狂地发表在《格物》、《科学先驱》、《物理评论快报》、《先进材料》、《自然·物理》、《自然·材料》、《自然·通讯》、《德国应用化学》、《美国化学会志》……等等一系列国内外最顶级的学术期刊之上。
其论文产出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其研究成果质量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其影响因子之巨大,令整个学术界为之震颤!
以前,一个顶尖的科研团队,一年能够在这些神级期刊上发表一两篇论文,就已经足以在学术圈内横着走了,可以开香槟庆祝,可以到处作报告,可以申请大把的科研经费了。
而现在,秦风团队,几乎是以“周”为单位,甚至有时候是以“天”为单位,向这些期刊“批发”着足以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甚至直接获奖的重磅级、核弹级、宇宙级成果!
超导储能装置的小型化与高效化——《格物》封面文章!发表三周,GoogleSchor引用次数突破三千!直接带动了全球新能源储能技术的一轮投资热潮!
高灵敏度常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QUID)的全新设计原理与实验验证——《科学先驱》亮点报道!被国际计量局誉为“量子精密测量领域的新里程碑!有望将磁场探测的灵敏度提升三个数量级以上!”
基于“墨子二号”超导线材的新型超高品质因数超导滤波器在下一代(6G甚至传说中的7G)移动通讯系统中的革命性应用——《自然·通讯》特邀长篇综述!直接被国际电信联盟(ITU)列为下一代通讯技术标准的核心参考!
一种基于“量子围栏”钉扎机制的、可在100特斯拉以上脉冲强磁场下稳定工作的常温超导磁体设计方案——《自然·物理》封面文章!引发全球可控核聚变研究领域大地震!多个国家的“人造太阳”项目团队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是否要根据秦风的理论,对现有装置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一种具有“自分类”和“自修复”功能的、基于常温超导量子点阵列的智能超导复合材料——《先进材料》年度最佳论文!被誉为“开启了智能材料研究的新范式!未来有望应用于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生物医疗等各种极端环境!”
……
每一篇论文的发表,都如同在平静的学术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在全球相关领域引发一场剧烈的学术地震和技术革新的浪潮。
无数的科研机构、高科技公司、以及风险投资基金,都将“秦之队”的最新论文,奉为圭臬中的圭臬,圣经中的圣经,第一时间组织最顶尖的专家团队进行研读、分析、跟进、模仿……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只能跟在秦风屁股后面吃灰,连模仿都模仿不像。
“快!快!秦风团队那篇关于‘拓扑保护的马约拉纳费米子常温超导量子比特’的最新预印本论文,刚刚在arXiv上挂出来了!赶紧下载下来!组织理论组、材料组、实验组、计算组的所有人,立刻!马上!连夜开会讨论!我们必须在24小时之内,拿出初步的复现方案和追赶计划!否则,我们实验室在量子计算领域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那点领先优势,就要被那个华夏小子给彻底碾压了!”——这是某西方G7国家耗资数十亿美元打造的、国家级量子计算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在看到秦风最新论文后,发出的近乎于哀嚎的紧急指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