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和戎抚夷,携义从百万,汉室可幽而复明。(2 / 5)
。
允吾城在湟水南岸,不需渡河,便能对城市进行包围。
根据金城郡出土的城墙遗址来看。
金城郡内的小县城一般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45米。
以夯土沙石混筑城墙,城墙基宽 15米,残高在35米左右。
像允吾县这样的郡治,一般东西长650米,南北宽600米,城墙残高在4米左右。
作为郡治,城内不仅有官员的邸舍,还有各种府库。
苏则不可能把五千兵马全塞进去。
城里能有个千余人就不错了。
果如刘云所料。
苏则没有选择分守各城,而是集中兵力背城一战。
四千湟中义从和魏平的一千魏军全部聚集在城南,和北伐军正面列阵。
王平冷冷道。
“苏则胆子可真大。”
“曹休的主力都被我们吃掉了,他还敢出城野战”
刘云摊了摊手。
“湟中义从可不是一般的军队。”
“大汉招揽羌胡中最骁勇的战士为义从军,由汉人统帅。”
名士郑泰有言,在汉末,最强大的外籍军有三种。
匈奴屠各、湟中义从、八种西羌。
这三大雇佣兵在汉域名震天下。
“苏则之所以敢打,一是因为他对自己手头上的军队有足够自信。”
“二是因为,河湟谷地是湟中义从的家乡。”
“一旦把军队分散,义从们就会人心离散。”
张嶷看着气势森严的湟中义从,微微露出了震惊之色。
“他们还长得不一样,不是一个族群的”
刘云颔首道“湟中义从大部是小月氏人,还混杂着羌人、北胡。”
“大汉初年,大月氏人被匈奴击败,主力向西迁徙。”
“留在此地的小月氏其后便投奔了大汉,成为汉军的雇佣军。”
“大汉为了制衡塞外羌人,把他们从祁连山,迁徙到了水草丰美的河湟谷地,小月氏人此后就死心塌地的跟随大汉,平时务农,战时出征。”
刘云瞥了一眼王平和句扶,小月氏人的大概归心程度和板楯蛮相去无几。
板楯蛮戍守益州,湟中义从戍守凉州。
虽然二者也都掀起过叛乱,但是总体而言,他们于国家一统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王平又问道“湟中义从和护军你征集的羌人义从,谁更能打”
毫无疑问,刘云摇了摇头。
时代相继的职业义从兵,和新招募的羌兵不可同年而语。
羌人的优点是能吃苦耐劳,而且勇敢善战,敢于反抗强暴。
缺点是族群种类分散,不能凝聚为强大的政治集团。
虽说,刘云的义从羌,也有不少是八种西羌中招募而来。
可毕竟刚刚编练,还没有形成战力。
正面交锋,未必斗得过湟中义从。
“先别急于交战。”
“我去会会苏则,若真到了万不得已,再打不迟。”
诸将其声称是。
大军与湟中义从相对而立。
刘云单骑出阵,扛着一面赤地黑边儿的汉旗。
凉州,属北方位,五行尚黑。
故而,北伐军的军旗上画着玄武作为瑞兽。
在讨魏护军的大纛旁,还有类似于夏侯渊在汉川之战时出现的星宿旗帜。
东井、舆鬼,两星宿在汉代对应凉州分野,大军北伐凉州,以此两星以黑底黄边绘制成图,乃庇护军队百战百克之意。
苏则见前方一片赤潮,北伐军甲胄森严,旌旗蔽日。
亦是能猜到刘升之的主力来了。
“敌人军阵,何等雄壮。”
“曹文烈在洮西败的不冤。”
苏则感慨之际。
魏平震惊道“府君,你看,对面来了一位小将。”
苏则眯眼望去,却见一身穿绛甲的英俊青年,纵马而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