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车轮上的战舰(4 / 5)
在编写的,是“海岸利剑”的大脑——指挥控制软件。
这套软件,要能在一块屏幕上,融合“哨兵”传来的目标信息、“猎人”传来的精确数据,同时显示我方所有发射车的位置和状态,并能在一秒钟内,为多枚导弹规划出不同的攻击弹道,以实现“饱和攻击”。
“数据链协议不匹配!发射车三号掉线了!”
“射击诸元计算模块溢出!重新编译!”
“通了!数据接口调试通过!”
随着终端屏幕上最后一行代码返回“OK”的确认信息,整个计算机房瞬间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
一位戴着厚厚眼镜的程序员激动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一把抓起桌上搪瓷缸,将里面早已凉透的浓茶一饮而尽,仿佛喝的是庆功的美酒。
“感谢导弹所那帮家伙!”
他抹了把嘴,对着满屋子的同志们高声喊道,“他们把鹰击-8的火控接口协议提前一年就搞定了,简直是天神下凡!你们是没看那份协议文档,逻辑清晰,结构严谨,几乎没有一个冗余字节!我们原以为光是这个接口模块的开发和联调就得耗上三个月,结果呢?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就搞定了!”
旁边一位头发花白、资格更老的组长也感慨万千地扶了扶眼镜,拿起那份被翻得起了毛边的协议文档,像是在欣赏一件艺术品。
“何止是快啊……这份协议的设计充满了远见,数据帧的封装、校验方式、指令集的定义,都考虑得太周全了。写这个协议的人,绝对是个精通软件和硬件的顶级天才,不,应该说是鬼才!这根本不像是一个草创的初版,而像是一个已经迭代了无数次、千锤百炼的成熟产品。”
“是啊,真想见见这位高人,当面请教请教!”
“肯定是导弹所某个隐藏的扫地僧!”
机房里的赞叹声此起彼伏。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份让他们惊为天人的火控协议,其“设计者”并非远在天边的导弹研究所,而是此刻正站在他们身后,默默看着这一切的姜晨。
这份协议,连同一个完整的测试案例库,都是他前不久才从“星际军工系统日志”中消耗积分兑换出来的成品。
它并非某个天才灵光一闪的产物,而是在另一个时空中,经过了数十年发展、历经了无数次实战检验后才最终定型的完美版本。
五个月后。
龙国西北,一片戈壁深处的秘密试验场。
夜,黑得深沉。
狂风卷着沙砾,抽打在车身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雨,让天地间一片混沌。
就在这恶劣到极点的环境中,几台外形狰狞、涂着粗糙的数码迷彩的“怪物”,正静静地潜伏着。
它们就是“海岸利剑”项目的第一套原型系统——一辆指挥车,一辆“哨兵”搜索雷达车,一辆“猎人”火控雷达车,以及两辆各自背负着四联装鹰击-8发射箱的导弹发射车。
它们的外观还很粗糙,一些电缆甚至还裸露在外,用工业胶带临时固定着。
但它们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冰冷、原始、纯粹的暴力美学,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潮澎湃。
指挥车内,气氛紧张得仿佛凝固。
姜晨和钱卫民并肩站立,他们的身后,是项目的所有核心成员。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与不安。
“报告总师!各单位自检完毕!系统正常!”
“报告!数据链连接稳定!风雨干扰已通过算法补偿!”
“好!”姜晨深吸一口气,下达了指令,“按预定计划,进行首次全系统联合模拟发射演练!目标,虚拟靶标01!”
“明白!”
操作员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
远处的“哨兵”雷达车上,巨大的雷达天线在风雨中无声地旋转,开始向指定的空域撒出无形的电磁大网。
“发现目标!方位1-8-5,距离150公里!”
几乎在同时,指挥车的主屏幕上,一个红色的菱形光点一闪而现。
“目标信息已通过数据链下发!‘猎人’准备!”
另一台雷达车上,小巧而精悍的相控阵雷达天线猛地转向目标方位,高功率的电磁波束如同一支无形的利箭,死死地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