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便宜行事的权利(4 / 5)

加入书签

接到冯远征教授的正式文件时也感到震惊。

根据军首授权,姜晨担任“凤凰”分厂厂长后,拥有人事任命上的绝对自主权,其权力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凌驾于传统的军工系统人事调动机制之上。

他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通过军方最高级别许可,直接从全国最顶尖的科研院所、高校、甚至军队内部各级单位进行跨部门调动他所需的科研人才和技术骨干,无论这些人的级别资历,甚至无需经过漫长而冗余的层层审批和各方博弈。

只要姜晨提出的人员名单,只要能证明其在专业或忠诚方面的可靠性,军区和军首都将全力配合,确保人员以最快速度到位。

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魄力,正是看中了姜晨每每能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相信他有独特的识人之明。

他甚至可以自行决定整个分厂的内部组织架构,设立传统军工体系中不曾有的部门,例如那被他特别强调的“凤凰新材”材料科。

财政预算与物资调拨也是给姜晨开了绿色通道。

对于传统的军工项目,预算冗长、层层申报、挤占挪用是常态。

而姜晨的“凤凰”分厂则获得了财政预算上的最高优先级。

用一句话形容,就是“要钱给钱,要物给物,预算先行”。

他提出的任何合理的科研经费、生产采购需求,或者对稀有材料、精密设备的调拨申请,都只会经过最为简化的审批流程,几乎是“特事特办,一路绿灯”。

这使得姜晨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资金审批滞后、物资供应断链等传统军工项目中最“要命”的问题。

军首向龙阳军工厂总部以及周边省份的军区都发出通知:“凤凰”分厂拥有国家战略级优先权,一切资源都必须向其倾斜,不惜一切代价保证研发进程。

这种支持机制旨在确保姜晨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科研,避免被外部因素所掣肘。

研究方向和战略定位也是不设限。

这是最核心的自由。

军首对姜晨的研究方向没有设立任何框架性的限制,甚至鼓励他进行超出常规思维的探索。

这意味着他不仅仅是为歼-7这种老旧战机“打补丁”,更是能提出、并着手研发前所未有、颠覆未来战争形态的武器装备。

从最基础的材料科学研究,到全新的动力系统,再到下一代飞行器载具乃至信息战设备,只要姜晨认为有其战略价值和可行性,军首都将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这种信任彻底摆脱了传统军工体系的思维桎梏,给予姜晨一个完全开放的创新空间,他所提出的任何技术方案,无论多么超前,多么颠覆,都将仅凭他的签字,获得绿灯,这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最高度拥抱。

军区赋予这一切特权,虽然不知道这个大学生到底是何方神圣。

他的履历近乎空白,背景神秘,甚至连他那超越时代的知识从何而来,也充满了疑问。

没有任何一位高层敢宣称自己完全理解姜晨的“思维逻辑”和“技术路线”,更遑论他那种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超凡能力。

但这背后,恰恰蕴含着龙国军方破釜沉舟、孤注一掷的决心和前所未有的信心。

他们清楚地知道,常规道路已经走不通,传统的修修补补已经无法弥补与鹰酱和联邦之间那越来越大的科技鸿沟。

歼-7升级的困境,只是冰山一角,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的一个缩影。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状,龙国即便经济再发展,也永远无法在国际舞台上挺直腰杆,甚至可能在未来的军事对抗中被彻底边缘化。

在那些无法言说的绝望和焦虑中,姜晨展现出的一系列奇迹,成为了龙国军工界“唯一的救命稻草”和“压上所有赌注的希望”。

他们没有选择去深究姜晨能力的来源,而是选择了最直接、最务实也最孤勇的方式——无条件、压倒性地信任他,并给予他一切可能提供的资源和权力,期望他能给龙国军工带来真正的生机,点燃那团属于未来科技的“凤凰涅槃”之火。

姜晨深知,这意味着他所肩负的,不仅仅是解决眼前林浩提出的那些具体的歼-7升级难题。

那个任务,在有了“凤凰”分厂和系统支持后,已变得触手可及。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