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便宜行事的权利(2 / 5)
无论是材料,特别是航空级高温合金的研发与生产、精密机械加工,如涡轮叶片的高温铸造和涂层技术、整体叶盘的制造、航空发动机的整体设计理论,还是测试验证体系,都与鹰酱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这种差距不是短期内能够弥补的,它需要数十年乃至更久的基础工业沉淀、不间断的研发投入以及对人才的培养。
因此,姜晨深刻明白,即便他拥有未来知识,能在某些局部迅速提升,但要实现航空发动机这种系统性、基础性的全面超越,绝非一蹴而就的易事。
这意味着他必须从最根本的材料科学和制造工艺入手,自下而上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填补龙国与这些世界航空巨头之间的巨大差距。
而未来的F-22、F-35等隐身战机所需的自适应发动机技术,更是当时连假想都难以企及。
这种发动机的每一片涡轮叶片,每一块复合材料的进气道,都凝聚着最尖端的材料科学和精密制造工艺。
他们的机载雷达,如AN/APG-63/66/68系列,已经具备下视下射、多目标追踪和超视距打击能力,而这背后离不开高性能半导体芯片与复杂的信号处理算法。
甚至连航空电子元器件的小小电阻电容,都具备独家的耐受性和稳定性,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严密的供应链。
这还仅仅只是战机领域。
海军领域的差距更是夸张。
鹰酱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与攻击型核潜艇,是其全球投送能力的基石。
这些巨型战争机器的建造,需要超大型船坞、特种钢材、精密焊接技术、高性能泵阀以及无数小型但至关重要的控制系统。
关键是,这种供应链的每一环都牢牢地掌控在鹰酱自己手中,无需受制于任何外部力量。
更可怕的是,鹰酱还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信息化作战的国家。
鹰酱的军用计算机、通信系统和卫星侦察体系,在当时就展现出了初步的信息化、网络化作战雏形。
这得益于其在全球芯片产业、软件编程以及大数据处理方面的垄断性优势。
他们的芯片,如高性能的单片机、DSP处理器和FPGA芯片,是所有精确制导武器、先进雷达、电子战设备的“大脑”,而这些芯片的核心制造装备和知识产权都集中在鹰酱手中。
相较于鹰酱,联邦则代表了另一种模式的强大与独立。
其军工体系以重工业优势和大规模、流水线式的生产能力著称,对传统装甲、火炮、核武器以及战略导弹的研制投入巨大,并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联邦的T系列坦克,如T-72/80,以其坚固耐用、可靠的动力和强大的火力广为人知,生产数量庞大。
它们的自动化生产线能够以惊人的速度量产各种重型装备,保障庞大军队的快速补充。
空军方面,联邦在战斗机生产(如米格-23/29,苏-22/27)、轰炸机以及强大的防空导弹系统(如S-125/200/300系列)方面也极具实力。
他们拥有自主研发的航空发动机,虽然在某些参数上可能略逊于鹰酱,但在可靠性和适应性方面也颇有建树。
他们的雷达技术,例如大型地面预警雷达和机载火控雷达,即便性能不一定是最尖端的,但其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和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以及能够独立生产的能力,使其能够构筑起一套完整的、自主的区域防空网络。
材料科学方面,联邦在某些特种合金、复合材料以及核材料研究方面也有深厚积累,尤其擅长高压、高温、高强度基础材料的研发,支撑其在航天、核能和重型机械领域的突破。
相较于鹰酱和联邦的自主而雄厚的军工实力,龙国的军事工业基础,则显得捉襟见肘,百废待兴。
由于起步晚,长期处于技术封锁和战争消耗的双重压力下,即便在建国后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令人焦虑的结构性短板和致命的隐患。
最能直接提现的便是航空发动机。
这是龙国军工最明显的“心脏病”。
无论是歼-7、歼-8等主力战机,其发动机都或多或少地依赖于早期仿制联邦的技术。
其性能、寿命、可靠性与国际先进水平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