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沈约《八咏诗?被褐守山东》(4 / 5)

加入书签

据《后汉书·鲁恭传》记载,鲁恭以德化民,野鸡都能带着幼雏在他身边安然停留,此句借此表达诗人希望以自己的德政使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如同幼雉能被驯服般顺从。 “流蝗庶能弭”,“流蝗”指代蝗虫灾害,“弭”为消除,诗人期望能够消除像蝗虫灾害这样的祸端,体现出诗人对治理好地方,让百姓免受灾害之苦,过上安定生活的强烈愿望。

19. 清心矫世浊,俭政革民侈

- 解析: “清心矫世浊”,诗人表明要以清正廉洁之心来矫正世俗的污浊风气,体现出诗人坚守自身品德,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决心,从个人品德与社会风气的角度,表达对净化社会环境的追求。 “俭政革民侈”,“俭政”即实行俭朴的政策,诗人希望通过推行节俭的政策来革除百姓中存在的奢侈之风,从政策层面出发,致力于引导百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构建一个节俭、淳朴的社会环境。

20. 秩满归白云,淹留事芝髓

- 解析: “秩满归白云”,“秩满”指官员任职期满,诗人表示在任期结束后,想要回归到如白云般自由、闲适的生活状态,“白云”象征着超脱尘世、自由自在,体现出诗人对远离官场,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 “淹留事芝髓”,“淹留”意为久留,“芝髓”可能指代道家的养生之物,诗人希望在回归后,长久停留,从事如服食芝髓之类修身养性的活动,进一步表明诗人追求精神的超脱与身心的调养,在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归宿。

……

句译:

1. 被褐守山东,山东万岭郁青葱

- 翻译:我穿着粗布衣服在山东任职,山东千万山岭郁郁葱葱,充满生机。

2. 两溪共一泻,水洁望如空

- 翻译:两条溪流一同倾泻而下,溪水洁净得看上去如同天空一样澄澈。

3. 岸侧青莎被,岩间丹桂丛

- 翻译:溪岸边上青嫩的莎草像被子一样覆盖着,山岩之间一丛丛丹桂生长着。

4. 上瞻既隐轸,下睇亦溟蒙

- 翻译:向上仰望,山峦重叠连绵不断;向下俯视,景色雾气弥漫,模糊不清。

5. 远林响咆兽,近树聒鸣虫

- 翻译:远处的树林中传来猛兽的咆哮声,近处的树上鸣虫嘈杂地叫着。

6. 路出若溪右,涧吐金华东

- 翻译:道路从若溪的右侧延伸出去,山涧仿佛从金华山东侧喷涌而出。

7. 万仞倒危石,百丈注悬潨

- 翻译:极高的山峰上,危石摇摇欲坠,高达百丈的瀑布从悬崖倾泻而下。

8. 掣曳写流电,奔飞似白虹

- 翻译:瀑布如流电般迅猛地移动,又似奔腾飞舞的白色长虹。

9. 洞井含清气,漏穴吐飞风

- 翻译:山洞和井穴中蕴含着清新的空气,小孔缝隙里吹出迅猛的风。

10. 玉窦膏滴沥,石乳室空笼

- 翻译:如玉石般的洞穴中有膏状物滴下,石钟乳所在的石室仿佛被空灵的气息笼罩。

11. 峭崿途弥险,崖岨步才通

- 翻译:在陡峭的山崖间路途越发险峻,在高峻险要之处艰难移步才能勉强通过。

12. 余舍平生之所爱,欻暮年而此逢

- 翻译:我舍弃了一生所喜爱的东西,在暮年忽然与这(山东的美景)相逢。

13. 欲一去而不还,怅邹衣之未褫

- 翻译:我想要就此离去不再返回,惆怅自己没能辞去官职。

14. 揖林壑之清旷,事氓俗之纷诡

- 翻译:我向往山林沟壑的清幽旷远,却要应对民间繁杂、诡谲的事务。

15. 幸帝德之方升,值天纲之未毁

- 翻译:庆幸遇到皇帝的德行正在提升,正赶上国家纲纪尚未崩坏。

16. 既除旧而布新,故化民而俗徙

- 翻译:于是革除旧弊并推行新政,借此教化百姓并改变民俗。

17. 播赵俗以南徂,扇齐风以东靡

- 翻译:将赵地的风俗向南传播,把齐地的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