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沈约《八咏诗?会圃临春风》(4 / 7)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既交代了时间背景,又烘托出闺中女子在这春日里对时光流逝的敏感和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
17. 迎行雨于高唐,送归鸿于碣石
- 解析:这里运用了典故。“迎行雨于高唐”出自宋玉《高唐赋》中楚怀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故事,“行雨”常用来暗示男女之情;“送归鸿于碣石”,“归鸿”常被用来寄托思念,“碣石”在古代诗词中也常与离别、思念等情感相关联。诗人借此典故,委婉地表达出闺中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情感表达更为含蓄深沉。
18. 经洞房,响纨素
- 解析:春风穿过“洞房”(即闺房),吹动了白色的细绢,发出声响。“经”字写出春风的流动,“响”字从听觉角度描绘出春风吹动纨素的声音,进一步渲染出闺房内的静谧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春风对闺中女子生活的触动,继续烘托出女子内心的情思。
19. 感幽闺,思帏帟
- 解析:春风触动了幽居深闺中的女子,使她思念起家中的帏幕。“感”字直接表明春风引发了女子的情感,“思”字则明确点出她的思念之情。“幽闺”强调女子所处环境的幽深、孤寂,“帏帟”作为闺房内常见的陈设,承载着女子的生活记忆,进一步深化了她在这春日里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20. 想芳园兮可以游
- 解析:在春风的触动下,闺中女子想象着外面的芳园正是适合游玩的好时候。“想”字体现出女子的心理活动,表明这是她的想象之景。芳园在春天应是繁花似锦、充满生机,然而她却只能在闺中想象,无法亲身前往,更加深了她的孤独与期盼之情,期盼能与爱人一同游赏芳园。
21. 念兰翘兮渐堪摘
- 解析:女子又想到园中的兰花,花穗渐渐可以采摘了。“念”同样表达女子的思绪,兰花在古代常象征美好、高洁,这里女子想到兰花可摘,一方面展现出春天的美好景象,另一方面也暗示女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可能寄托着她希望能将采摘的兰花赠予远方爱人的心意,进一步表达出她的思念之情。
22. 拂明镜之冬尘
- 解析:女子想要拂去明镜上冬天积下的灰尘。冬天过去,春天来临,女子准备清理明镜,这一动作暗示着她想要整理自己的妆容,以新的面貌迎接春天。从侧面反映出她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为下文她精心打扮自己做铺垫,同时体现出她在春日里心境的变化。
23. 解罗衣之秋襞
- 解析:接着女子解开秋衣上的褶皱。“解”这一动作与上句“拂”相呼应,表现出女子随着季节的变换,开始整理衣物。秋衣上的褶皱象征着过去季节的痕迹,她解开褶皱,意味着告别过去,准备以全新的姿态面对春天,也反映出她内心因春天到来而产生的微妙变化,对未来生活有着新的期许。
24. 既铿锵以动佩
- 解析:当女子穿戴整齐,身上的玉佩相互碰撞发出铿锵的声音。“铿锵”一词生动地描绘出玉佩碰撞的清脆声响,不仅展现出女子服饰的精美,也从听觉角度营造出一种灵动的氛围,暗示着女子精心装扮后准备有所行动,同时也体现出她此时内心的期待与激动。
25. 又絪缊而流射
- 解析:“絪缊”原指天地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状态,这里可理解为女子身上散发的光彩或气质。此句描绘女子身上仿佛散发着一种光彩,流转四射,展现出女子精心打扮后光彩照人的形象,进一步强调她对自己容貌和仪态的重视,以及对即将到来的美好事物的期待,将女子在春日里的心境推向高潮。
26. 始摇荡以入闺
- 解析:再次提到春风,“始摇荡以入闺”描绘春风摇荡着进入闺房,仿佛春风也带着生机与活力,轻轻闯入女子的世界。这里赋予春风动态的美感,同时也暗示着女子内心的情思如同春风一般,开始在心中荡漾开来,为下文女子的感慨做铺垫。
27. 终徘徊而缘隙
- 解析:春风最终沿着缝隙徘徊。此句进一步描写春风在闺房内的状态,“徘徊”一词将春风拟人化,仿佛它也对闺房有所留恋,不舍离去。同时也暗示着女子的情思在心中萦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