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石崇《楚妃叹》(4 / 5)

加入书签

的价值观和对国家发展的专注。

22. 羔裘豹饰,翠帽锦裘。

- 解析:这里描绘的可能是楚国宫廷或贵族的服饰穿着,“羔裘豹饰”指穿着羔羊皮袄并以豹皮为装饰,“翠帽锦裘”表示头戴翠羽装饰的帽子,身穿华丽的锦裘。通过对服饰的描写,从侧面展现出楚国的富足和奢华,也反映出楚国在当时具有较高的物质文明水平,为楚国的繁荣景象增添细节描绘。

23. 齐姬挥袖,楚妃结讴。

- 解析:“齐姬挥袖”和“楚妃结讴”描绘出一幅歌舞升平的场景,可能是在楚国的宫廷宴会或庆典上,齐地的女子挥动衣袖翩翩起舞,楚国的妃子们一起唱歌。这一场景的描绘展现出楚国宫廷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也暗示楚国的繁荣昌盛,人们生活安乐,从侧面烘托出楚国在当时的盛世景象。

24. 心与化迁,行与世留。

- 解析:此句表达楚国君臣的思想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与时俱进,他们的行为也会在世间留下印记。这体现出楚国君臣具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智慧,并且他们的功绩和品德会被后世铭记,强调了楚国君臣对楚国历史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以及他们的影响力的持久性。

25. 淑人君子,实邦之基。

- 解析:总结前文对楚庄王、樊姬、孙子等人物的描述,指出这些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淑人君子”,实际上是国家的根基。强调了贤君良臣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至关重要性,点明诗歌的主题之一,即通过歌颂楚国的贤君良臣,表达对国家治理和发展的思考。

26. 伊晋是幸,桓、文则畴。

- 解析:此句意思可能是说晋国能够兴盛是幸运的,因为有齐桓公、晋文公这样的贤君可以与之相媲美(“畴”有同类、匹敌之意)。这里将楚国与晋国相类比,暗示楚国如同晋国一样,因为有楚庄王等贤君良臣,所以能够成就霸业,进一步强调贤君良臣对于国家兴盛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楚国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以与晋国及齐桓公、晋文公相提并论的方式,突出楚国的辉煌。

……

句译:

1. 荡荡大楚,跨土万里。

辽阔广大的楚国,疆土纵横万里。

2. 北据方城,南接交趾。

北方以方城为险阻,南方与交趾接壤相连。

3. 西抚巴汉,东被海涘。

西边安抚巴汉地区,东边一直延伸到海边。

4. 五侯九伯,是疆是理。

天下诸侯,由楚国划分疆界并加以治理。

5. 矫矫庄王,渊渟岳峙。

卓越不凡的楚庄王,如渊水深沉,似山岳屹立。

6. 冕旒垂精,充纩塞耳。

头戴冕旒,神情专注,以充纩塞耳不听谗言。

7. 韬光戢曜,潜默恭己。

隐藏光芒,低调行事,默默修养自身德行。

8. 内委樊姬,外任孙子。

在内把事务委托给樊姬,在外任用孙子处理政务。

9. 猗猗樊姬,体道履信。

美丽贤淑的樊姬,体悟道理,践行诚信。

10. 既绌虞丘,九贤斯进。

说服楚庄王贬退虞丘子后,九位贤才得以进用。

11. 割欢抑宠,居之不吝。

割舍个人欢娱,抑制自身荣宠,毫不吝惜。

12. 不吝实难,可谓知几。

做到毫不吝惜实在困难,樊姬可称得上洞察先机。

13. 化自近始,着于闺门。

教化从身边近处开始,在宫廷之内彰显成效。

14. 光佐霸业,迈德飞声。

她辅佐成就辉煌霸业,凭借高尚品德声名远扬。

15. 奕奕孙子,古之贞臣。

光彩照人的孙子,是如同古代的忠贞臣子。

16. 服义修礼,邦国是振。

遵循道义,修养礼仪,使邦国得以振兴。

17. 知能谋始,明能图身。

有智谋能谋划开端,有明智可保全自身。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