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孙楚《答弘农故吏民诗》(3 / 4)

加入书签

p>

12. 眷眷二三,辞义焕蔚。

- 解析:“眷眷”形容感情深厚、念念不忘。“二三”指代故吏民,“辞义焕蔚”指故吏民所写书信的言辞和内容光彩照人、富有文采。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吏民念念不忘,称赞他们来信的言辞美好,体现了诗人与故吏民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故吏民较高的文化素养。

13. 执书畴昔,不释于怀。

- 解析:“执书”指拿着书信,“畴昔”指往昔、从前。诗人说从前收到故吏民的书信后,就一直把它放在心上,舍不得放下,进一步强调对故吏民书信的珍视,侧面反映出与故吏民之间情谊的深厚,书信承载着他们之间的情感纽带。

14. 遂奉中诏,奋身佐时。

- 解析:“遂”表示于是,“奉中诏”指接受朝廷的诏令。“奋身”指全身心投入,“佐时”即辅佐时政。诗人讲述自己接受朝廷诏令,积极投身到辅佐时政的工作中,表明自己对朝廷使命的忠诚和尽职。

15. 初无成绩,亦无愆尤。

- 解析:“初”表示起初、开始,“无成绩”是诗人自谦之词,说自己在任期间没有显着的功绩。“愆尤”指过错、过失,“亦无愆尤”表明诗人虽然觉得自己没有突出成绩,但也没有犯下过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为官经历较为客观的自我评价,一种谦逊且坦然的态度。

16. 今则致仕,身病志衰。

- 解析:“今”与前文“初”相对,表明时间的转变。“致仕”指退休,诗人说如今自己已经退休,身体患病,志向也随之衰退,流露出一种人生暮年、力不从心的感慨,传达出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变化的无奈。

17. 旧游四洽,同会北芒。

- 解析:“旧游”指过去的友人,这里指弘农故吏民。“四洽”形容从四面八方赶来。“北芒”即北邙山,在当时是人们常聚会的地方。此句描绘了故吏民从四面八方赶来,一同在北邙山相聚的场景,展现出聚会的热闹和故吏民对相聚的重视。

18. 倾盏言欢,泣数行下。

- 解析:“倾盏”指倒酒、饮酒,大家一起饮酒畅谈,充满欢乐。然而在欢乐相聚的氛围中,诗人却因感慨而落泪,“泣数行下”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既有重逢的喜悦,也有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19. 会日何短,隔日何长。

- 解析: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相聚的日子感觉如此短暂,而分别后的日子却显得如此漫长,强烈地表达出诗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以及分别后的不舍,进一步凸显了与故吏民之间深厚的情谊,这种对时间感受的对比,使情感表达更加深刻。

20. 仰瞻曜灵,爱此寸光。

- 解析:“仰瞻”即仰望,“曜灵”指太阳。诗人仰望太阳,珍惜这短暂相聚的每一寸光阴,“爱此寸光”直接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极度珍视,将前文对相聚短暂的感慨进一步升华,强化了对与故吏民相聚时刻的留恋之情。

21. 愿保嘉福,永休厥躬。

- 解析:“愿”表达祝愿,“保”是保持,“嘉福”指美好的福气,“永休”指永远安康,“厥躬”指他们自身。诗人在这里对故吏民表达美好的祝愿,希望他们能一直保持美好的福气,永远安康,体现出诗人对故吏民真挚的关怀。

22. 惠而好我,如兰之芳。

- 解析:“惠而好我”出自《诗经·邶风·北风》,意思是友好地对待我。诗人希望故吏民能一直友好地对待彼此,这种情谊就如同兰花一样芬芳持久。以兰花的芬芳作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与故吏民之间情谊的美好期许,希望这份情谊能如兰花般高洁、长久。

……

句译:

1. 昔我先侯,迈德垂化。

过去我的先辈封侯之人,推行德政并留下教化。

2. 康哉之咏,实由良佐。

百姓对生活安乐的歌颂,实在是因为有贤良的辅佐者(指故吏)。

3. 惟余忝职,与先同贯。

只有我惭愧地担任此职,与先辈同属一脉、传承其职。

4. 故吏既光,亦播嘉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