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陶渊明《祭从弟敬远文》(4 / 7)
> 15. 每忆有秋,我将其刈。与汝偕行,舫舟同济。事遂如操,衅毒弥深。
- 解析:“每忆有秋,我将其刈。与汝偕行,舫舟同济”,生动地回忆起每到秋天,作者去收割庄稼,与从弟一同前行,同乘一船的场景,展现出两人之间亲密无间的相处画面,充满生活气息。“事遂如操”本以为事情会如他们所期望的那样发展,然而“衅毒弥深”,没想到灾祸却越来越深,从弟的突然离世打破了原本的美好,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加重了悲痛的氛围。
16. 奈何吾弟,先我离世!每念尔时,易感乖别。矧今在昔,百哀是切。
- 解析:“奈何吾弟,先我离世!”作者发出痛心的感慨,难以接受从弟先自己而去的事实。“每念尔时,易感乖别”,每当想起过去与从弟相处的时光,就容易感慨彼此的分离。“矧今在昔,百哀是切”,何况如今,往昔的一切都成为痛苦的回忆,各种哀伤都深切地缠绕着作者,将对从弟离世的悲痛之情进一步强化。
17. 日徂月流,寒暑代息。死生异方,存亡有域。候晨永归,指涂载陟。
- 解析:“日徂月流,寒暑代息”描述时光不断流逝,日子一天天过去,季节交替变换。“死生异方,存亡有域”强调作者与从弟如今生死相隔,处在不同的世界。“候晨永归,指涂载陟”,作者等待着清晨送从弟永远地归葬,指着从弟的归途为他送行,表达出对从弟离世的不舍与无奈,在时光流逝与生死相隔的背景下,更显悲痛。
18. 呱呱遗稚,未能正言;哀哀嫠妇,礼仪孔闲。庭树如故,斋宇廓然。
- 解析:“呱呱遗稚,未能正言”描绘了从弟留下尚在襁褓中,还不能清楚说话的幼儿,让人顿生怜悯。“哀哀嫠妇,礼仪孔闲”,可怜的遗孀虽然精通礼仪,却要独自面对失去丈夫的悲痛。“庭树如故,斋宇廓然”,庭院中的树木依旧如往昔,但屋舍却因从弟的离世而显得空荡寂寥,通过环境描写,以庭树的依旧与斋宇的空荡形成对比,衬托出从弟离世后家庭的清冷与凄凉,进一步渲染了悲痛的氛围。
19. 孰云敬远,何时复还!余惟人斯,昧兹近理。寔繁华光,遄及幽昧。
- 解析:“孰云敬远,何时复还!”作者悲痛地发问,谁能想到敬远你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表达出对从弟深深的思念与渴望他归来的急切心情。“余惟人斯,昧兹近理”,作者思考人生,却不明白这眼前生死无常的道理。“寔繁华光,遄及幽昧”,感慨人生实在是荣华时光短暂,很快就到了幽冥昏暗的境地,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发出无奈的叹息,进一步深化了悲痛的情感。
20. 夭寿不疑,念兹在兹。良畴昔时,临心愧负。愧负伊何,罪衅日深。
- 解析:“夭寿不疑”,虽然生死有命本是常理,但作者心中却始终难以释怀。“念兹在兹”表明对从弟早逝之事念念不忘。“良畴昔时,临心愧负”,想起往昔与从弟相处的美好时光,心中便充满愧疚。“愧负伊何,罪衅日深”,作者反问自己愧疚什么,觉得自己的过错罪孽日益深重,这里的“罪衅”并非真正的罪过,而是因从弟早逝,作者内心产生的一种极度自责与悲痛的情感表达。
21. 吾实不天,丧尔太早。谁谓不痛,早世即冥。
- 解析:“吾实不天,丧尔太早”,作者自责自己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让从弟过早地离世,充满了无奈与悲痛。“谁谓不痛,早世即冥”,再次强调从弟早逝带来的巨大痛苦,表达出对从弟离世的痛心疾首,将内心的悲痛推向高潮。
22. 日侧舟随,归魂于家。箪瓢虚陈,肴觞谁设!
- 解析:“日侧舟随,归魂于家”描绘了太阳西斜,船儿相随,从弟的灵魂回到家中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箪瓢虚陈,肴觞谁设!”看到瓢盆空空地摆放着,作者不禁发问,曾经为从弟准备的酒食如今又为谁而设呢?通过对家中场景的描写,以物是人非的景象,强烈地抒发了对从弟的思念与悲痛之情。
23. 宿草既没,乔木参云。极听无闻,极视无盼。悒悒其怀,如何可言!
- 解析:“宿草既没,乔木参云”,墓地上的宿草已经埋没,墓旁的乔木高耸入云,说明从弟离世已有一段时间,然而作者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