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才与德:孔子眼中的周公之才启示(5 / 7)
才华,“德” 的践行便会受到限制,难以产生实际的效果。
1. 才助德行:用才华践行品德
历史上,许多品德高尚的人物,正是凭借自己的才华,将 “德” 的理念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东汉时期的张衡,不仅品德高尚,心怀天下,还拥有卓越的科学才华。他发明了浑天仪,用于观测天象,为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发明了地动仪,能够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帮助人们及时做好防灾准备,减少了地震带来的损失。张衡的才华,成为他践行 “关爱百姓、造福社会” 这一品德的重要工具,让他的 “德” 不再仅仅是内心的坚守,而是转化为了切实的社会价值。
在当代社会,“才助德行” 的案例同样比比皆是。“感动中国” 人物张桂梅,拥有高尚的品德,心怀教育事业与贫困山区的女孩们,她凭借自己的教育才华与组织能力,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 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在办学过程中,她克服了资金短缺、师资不足、设施简陋等诸多困难,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帮助数千名贫困山区的女孩圆了大学梦,改变了她们的命运。张桂梅的教育才华,成为她践行 “无私奉献、关爱他人” 这一品德的重要支撑,让她的 “德” 在实际行动中熠熠生辉。
2. 无才难行:缺乏才华限制品德践行
相反,若只有高尚的品德,却缺乏相应的才华,“德” 的践行便会举步维艰。例如,在古代,一些官员心怀百姓,希望能为百姓办实事、谋福利,却因缺乏治国理政的才华,不懂得如何制定合理的政策、如何解决实际的问题,最终不仅未能改善百姓的生活,反而因决策失误导致百姓生活更加困苦。在当代社会,一些人拥有热心公益、帮助他人的品德,却因缺乏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或专业知识,在开展公益活动时,往往力不从心,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可能因考虑不周而给受助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些案例都充分说明,“德” 与 “才” 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德” 为 “才” 指引方向,“才” 为 “德” 提供支撑,只有德才兼备,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四、当代启示:如何实现德才兼备
在当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对才华的追求愈发迫切,却时常忽视品德的修养,导致 “有才无德” 的现象时有发生。孔子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的箴言,为当代人如何实现德才兼备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 我们既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才华,又要注重品德的修养,让才华在品德的引领下,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一)注重品德修养:筑牢立身之本
1.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品德修养的核心在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代人应树立以 “仁”“义”“礼”“智”“信” 为核心的传统美德价值观,同时结合时代要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面对利益诱惑、困难挑战时,坚守道德底线,做出正确的选择。
例如,在职业选择中,应选择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符合自己道德准则的职业,而不是仅仅追求高薪与名利;在工作中,应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做损害他人与社会利益的事情;在生活中,应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从日常小事做起
品德修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从日常小事做起,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与提升。例如,在与人交往中,尊重他人的意见与感受,不随意打断他人说话,不传播谣言与负面信息;在公共场合,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不插队、不随地吐痰,爱护公共环境;在家庭中,孝顺父母、关爱家人,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这些看似微小的日常小事,却是品德修养的重要体现。通过坚持做这些小事,能够逐渐培养自己的道德习惯,提升自己的品德境界,让品德成为一种内在的自觉。
3. 学习优秀榜样
学习优秀榜样是提升品德修养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