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立人达人:仁道的实践路径(7 / 7)
调零和博弈(独达),如殖民时期的掠夺;中国倡导 “共商共建共享” 的全球治理观,如 “一带一路” 倡议,既推动中国企业 “走出去”(己达),又帮助沿线国家建设基础设施(达人),截至 2023 年,“一带一路” 项目累计创造 42 万个工作岗位,拉动近万亿美元经济增长,建设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超过 3000 公里;“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既保障中国人民健康(己立),又援助其他国家(立人),中国向 12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 22 亿剂疫苗,其中 6 亿剂为无偿援助。这种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的智慧,正是 “立人达人” 在国际舞台的体现。
八、仁道的永恒价值:从圣境到日常
孔子与子贡的对话,穿越两千五百年的时空,仍在叩问着每个时代的人们:仁是否必须惊天动地?答案是否定的。“博施济众” 的圣境固然崇高,但 “己欲立而立人” 的日常仁行更为根本。正如《周易?系辞》所言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仁道不在远方的圣坛,而在身边的琐事 —— 为父母端一杯水(立亲),帮同事解一个难题(立人),给陌生人一个微笑(达人),这些 “能近取譬” 的行动,共同构成了仁道的洪流。
历史上的圣人明君,如尧舜禹汤,其伟大不在于完美无缺,而在于始终朝着 “博施济众” 的方向努力;现实中的普通人,如志愿者、教师、医生,其可敬不在于功绩显赫,而在于践行 “立人达人” 的日常坚持。这种 “圣” 与 “仁” 的辩证,提醒我们:不否定崇高,更重视基础;不忽视理想,更强调行动。
在物质丰裕的当代,“博施济众” 的物质条件已初步具备,但 “立人达人” 的精神内核仍需坚守。警惕 “慈善作秀” 的虚伪(如摆拍捐赠照片),某明星在捐赠现场安排十余名摄影师拍摄,却仅捐赠价值 10 万元的物资;反对 “道德绑架” 的偏执(如逼捐),2021 年河南暴雨期间,部分网民逼迫企业捐款,甚至攻击捐款较少的公司;倡导 “真诚利他” 的朴素(如匿名帮助),杭州 “顺其自然” 连续 25 年匿名捐款,累计超过 1500 万元,却从未露面。正如孔子所言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仁的价值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是否真正 “欲立人”“欲达人”。
“立人达人” 的终极意义,在于构建 “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的和谐社会。当每个人都能 “立”(安身立命),都能 “达”(实现价值),“博施济众” 的圣境便会自然呈现 —— 它不是少数人的功绩,而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或许就是孔子的深意:仁道的终点是圣境,而起点永远在脚下;实现的路径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 “能近取譬” 的当下行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