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财政2(3 / 4)
p>,却让吕公着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刘惟简呵呵一笑,答道:「所谓"
专利特许授权费"
,应该唤作"
皇权特许、专利独营费"
!
」
「乃是专一制造军器局奉圣旨,出大内秘方或者专一制造军器局所明之独有技术,授与京中商贾,许其借此生产、销售之费!
」
刘惟简这么一说,吕公着顿时就想了起来。
如今京中有司官邸,所用的诸般器物。
如碗筷、桌椅、纸张、笔墨、蜡烛等,皆是由户部与开封府,从曹、刘、王、杨、高、向等外戚勋贵背景的商贾作坊处采买而来。
本来朝野还颇有微词,相关利益受损者,更是跳脚骂娘。
御史台的乌鸦们,蠢蠢欲动,就等着抓住把柄,狠狠弹劾一把这些贪得无厌的外戚勋臣了。
可最后,大家伙现,户部和开封府,从这些外戚勋臣家的下人、族人处采买来的器物。
虽然质量说不上多好,但能用,不比市面上的行货差。
其中有些东西,甚至在质量上,远世面上的一般货物。
关键价格便宜!
就拿喝茶用的茶盏来说吧!
市面上,一只普遍的定窑白瓷茶盏,需钱三十文。
而城外的窑场,烧制的同样规格和大小的白瓷茶盏,人家只要二十五文。
足足便宜了五文钱一只。
办公用的桌椅,就更不要说了。
王家的木工工坊里,一套桌椅加起来,只要三千五百文。
而市面上,同样的桌椅,四千文起步!
关键,王家的桌椅,表面光滑,没有突刺、毛刺。
同时还保留着天然的纹理,让好多士大夫欢喜不已。
于是,竟也花钱去王家的作坊里买桌椅等家具回去。
更关键的,还是蔡京和章衡,都公开宣称,元佑二年的采买,一定要进一步压低采买的价钱!
这就让人很不理解了。
这些外戚勋贵,蠹虫一样的贪货,到底是怎么经营的产业?
怎么将成本压下去的?
原来,根子在这里吗?
就是……
吕公着想不清楚,
为什么那些外戚勋贵们,肯心甘情愿的掏这笔钱?
这可不是小数目啊。
一年五十七万贯呢!
平摊到各家,相当于每家都拿出了数万贯进贡!
而大宋的这些外戚勋贵家的嘴脸,他吕公着可太清楚了!
一个个都是铁公鸡,想叫他们掏钱,就和要他们的命一样!
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推行免役法、免行法,叫他们出钱。
每家每户,每年不过是出个两三千贯,一个个就和要死了一样,天天入宫去哭诉。
现在倒好,他们几万几万的往外掏,是眼睛都不眨一下。
官家,到底给他们灌了什么迷魂汤?
这就是吕公着不懂了。
赵煦可不仅仅给他们技术,还给他们专营权。
就和白酒专卖、烟花专卖一样。
别的地方,赵煦或许管不了。
但在这开封府内,相关技术和产品,却只有这些人的工坊有,也只许他们卖!
不仅如此,赵煦还给他们订单。
在京诸司与在京禁军,甚至是外郡的驻泊禁军需要的商品,都和他们买。
此外,还让他们参与宋辽贸易。
几乎就是将饭喂到了嘴边。
这样一来,这些家伙能不乖乖掏钱?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
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从明年开始,相关专营权就没有了。
同时相关技术和相关工具,也会公开,允许所有人参与。
这些家伙想继续躺着赚钱,那就必须加大投入,提高生产规模,并进行产业升级。
当然了,其实这部分的费用,没有吕公着想象的高。
加起来一年也就不到二十万贯。
剩下的那三十几万贯,则是包括孙家正店在内的五家专营白酒的正店缴纳的酒曲钱。
榷酒本就是暴利。
而白酒这种新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