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鲁迅说得对。(3 / 7)

加入书签

 这让中外士大夫欢喜鼓舞,都认为是好时代来了,大家要过好日子了。

    但如今看来……

    随着少主年岁渐长,那独属于赵官家们的特点,也开始觉醒了。

    文彦博只能道:“圣明无过陛下……只是这样一来,难免错失大臣。”

    赵煦点头:“所以,朕也没有强求御史言官们每一本劄子,都必须言之有物啊!”

    “三本言事劄子,起码得有一本,让朕看得下去,提得起兴趣吧?”

    “陛下……”文彦博犹豫了一会后,还是选择了开口问道:“您春秋正少,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老臣冒死进言……”

    “陛下若每本奏疏都看……恐怕有伤圣体!”

    赵煦点头,道:“多谢太师关心。”

    “不过,太师恐怕不知,朕其实很少看具体的弹章。”

    “只有那些被挑选过、言之有物的劄子,才会送到朕这里来……”

    文彦博忍不住又喝了一口茶汤。

    他听出来了,在这皇城之中,存在着一个专门给天子阅读御史台弹章的机构。

    只是……

    文彦博忍不住皱眉,心道:“老夫怎没听过风声?”

    “难道是内臣?”他的眼睛,在赵煦身边的冯景身上扫了扫。

    旋即他就否了这个可能性。

    内臣,在大宋的体制内,根本不可能也不敢做这个事情。

    一旦被发现,必是朝野群起而攻之。

    而且,以当今天子的城府和性子,也不可能让内臣沾染这个权柄——谁不知道,当今天子好史?

    每次集英殿经筵,都会和经筵官讨论史书故事。

    而史书上,白纸黑字,可是将汉唐宦官们,是怎么窃弄权柄,又是如何凭侍威灵,乃至于以奴欺主,写的明明白白。

    等等……

    集英殿!

    文彦博猛然惊醒!

    是啊……

    集英殿的经筵,有多久没有传出过消息了?

    特别是今年正月过后,就取消了宰执元老,每月初一十五赴集英殿经筵的制度。

    这是天子已经可以独立听政的先声。

    而从那以后,集英殿上的事情,就再没有外泄过。

    没有人知道,在那经筵上究竟发生了何事?

    外界只能通过起居郎的记载,窥知一二。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