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文彦博回京 (求追定,求月票啊!)(4 / 5)

加入书签

梁了,若再教左传的话,一旦教完了,天子就可能自己主动去读公羊!

    太可怕了!

    公羊学迷信落后,实在是腐儒之言!

    于是,礼部说,应该让天子读孟子。

    三省髃臣则强烈推荐天子读《荀子》。

    三省的建议,首先被无视。

    因为读了荀子能干什么两宫还不知道?

    荀子后面是扬雄读完扬雄的文章,是不是就要教王安石的三经新义了?

    想都别想!

    但孟子,两宫也不大喜欢,因为王安石推崇孟子,两宫恨屋及乌!

    好在,今天,两位元老大臣,国家重臣就要回京。

    尤其是文潞公文彦博,曾辅佐仁庙、英庙和大行皇帝。

    无论是太皇太后还是向太后,都很尊敬他,也都很信任他。

    有了这位老臣在,向太后和太皇太后都觉得,以后有主心骨了。

    母子两,一个教一个读。

    很快的,今天的功课就差不多了。

    赵煦抬起头,看着向太后,问道:“母后,儿听说,今日似有父皇元老股肱回朝了?”

    向太后点点头,对赵煦道:“回来的这两位,可是太母和母后都尊重的大臣,国家元老!”

    “尤其是文潞公文彦博,曾和韩琦韩忠献公、富弼富文忠公、范仲淹范文正公等并为仁庙朝的君子正人……”

    “这样啊!”赵煦顿时目光露出敬仰的神色来:“那儿一定要和他好好请教治国为政的事情!”

    向太后笑了起来:“我儿今日就能见到文潞公了!”

    “到时候,可以亲自和文潞公请教治国的道理!”

    “母后相信,文潞公也一定会欣然和我儿传授他数十年的为政经验!”

    “那另一位元老又是谁?”赵煦问道。

    “这另一位啊,乃是大行皇帝当年的潜邸大臣!”

    “就像父皇让邓学士当儿的笺计一样吗?”赵煦问道。

    “是的!”向太后摸着赵煦的头,柔声介绍:“如今,母后和太母,将他从河南府召回,乃是要借助这一位元老对国家事务的了解和熟悉,辅佐我儿,治平天下的!”

    赵煦于是点头道:“这就更加需要尊重了!”

    “宰相,乃是儿的臂膀,如今这位元老不辞辛苦入京,儿当遣使去慰劳!”

    “母后以为呢?”

    看着赵煦天真可爱的样子,向太后无比满意的说道:“我儿既愿遣使慰劳元老,那就去做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