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文彦博回京 (求追定,求月票啊!)(3 / 5)

加入书签

bsp;   这次回京,韩绛是来证明自己的。

    熙宁八年,他是在吕惠卿面前一败涂地。

    但现在都堂上可没有那个福建子!

    他远在河东太原府呢!

    只要吕惠卿这个福建子不回京给他添乱,韩绛感觉自己这一次一定能做出功业来!

    再说了……

    他马上就七十岁了,很快就要到法定的致仕年纪,不趁着这最后的机会,再享受一次宰相的风光,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政治遗产,他还能做什么?

    “呵呵!”文彦博不再理会韩绛。

    韩家三昆仲。

    韩三(韩绛)偏新法,但也赞同旧党的说法。

    韩五(韩维)偏旧党,但也觉得一些新法不错。

    韩六(韩缜)就完全的支持新法,只是认为需要调整。

    这韩家的人,一个比一个滑溜!

    合着,无论新法成败,你韩家都能屹立不倒?

    而且,这三昆仲,就是当年一手把王安石拱进了汴京城的人。

    特别是韩维……

    别看韩维在变法后,就和王安石撕破了脸。

    但在当年,就是这个人天天在大行皇帝面前称赞王安石!

    “等入了宫见了两宫,老夫定要和两宫好好说说……”

    “大行皇帝既都已经有了悔意!”

    “自当一鼓作气,尽罢那些害民残民之法!”

    ……

    福宁殿内。

    赵煦正在向太后辅导下读书。

    一本《谷梁春秋》如今已经差不多学完了三分之二。

    所以,两宫都在谋划着,下一本读什么?

    左传?还是公羊春秋?

    公羊春秋第一个出局!

    原因?

    天天喊打喊杀的公羊学,实在不适合让仁孝纯厚的天子看。

    这不止是两宫的意思也是两位翰林学士的意见,更是朝臣们的意见!

    天子年幼,就该多读圣人经义,多读仁恕之言。

    像公羊春秋这种早就扫进历史垃圾堆里的胡言乱语和神神道道,还是不要让天子在这么小的时候就接触的好。

    左传也在随后的讨论中被摒弃。

    原因是,大家都觉得天子都读了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