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飞行员永远是飞机性能的最大限制器(2 / 3)

加入书签

快见底,六架Sveno-Spb轰炸机,也很快焕然一新。

………………

第一架,来自薯条军工绿皮部门的Sveno-Spb轰炸机——“绿色狂野”号。

在薯条君杀人的眼神下,成功保留了苏联空军的涂装方式。

但其内在却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是发动机,原本就以奔放造型出名,甚至需要飞行工程师,在空中实时监控的苏联液冷发动机,现在被改造成了,更加狂野的气冷发动机。

(pS:那个时期所有多发远程轰炸机,都需要飞行工程师,实时监控运行情况。)

其性能以薯条君对于“大耳”过往作品的印象,和“大耳”宁愿放弃改造,都绝对不修改的红色涂装来看,肯定是嘎嘎暴力那种。

至于可靠性,在“坚壁”的大锤威胁下,“大耳”拍着胸脯保证,绝对不会爆炸。

其次是燃料系统,拥有全新的“大耳”特制化油器的燃料供应系统,不仅可以支撑,大红引擎全力爆发。

还可以保证,因为改装变的更重的tb-3母机,拥有不比之前差的航程。

当然,在暂时放下争执,被薯条君拉来参与验收的,爆破三人组的持续逼问下。

“大耳”承认了,新的燃料系统具有极大的自燃风险,并被迫拆除了导致这一风险的设备——红色按钮系统。

该系统在启动后,可以迅速将tb-3加速到,在敞开式驾驶舱中驾驶的飞行员,无法承受的速度。

为此,“大耳”愤愤不平,

“你们居然不喜欢,俺最棒的创意,要是之后,被虾米追上,你们不能找我麻烦!”

至于为什么,“大耳”在提升航速航程时,没有考虑驾驶员的座舱封闭性升级。

那只能说是“大耳”的设计哲学如此了。

而大耳不惜冒着自燃风险,疯狂的,为母机提升引擎性能,则完全是为了,已经被他涂成黄色的子机准备的。

两架I-16,现在是无人机了,或者说“大耳”曾经希望采取有人制导,但在薯条君无声的威胁下放弃了。

不过拥有改进投放装置的自爆型I-16,或者按“大耳”的叫法的,要你命3000型地精飞弹。

依然可以做到,比正常水平投弹,或者滑翔投弹更精确的攻击。

至于在无人化后,命中精度,无法达到近距离俯冲轰炸水平的问题。

在薯条君看来,完全可以依靠,已经用吨作为重量单位的战斗部弥补。

而且看着“大耳”一言不合,就要加大飞弹威力,或者增加飞弹数量的行为。

薯条君觉得,为了这架飞机不幸被击中时,不会产生危及整个轰炸机编队的巨大爆炸,还是限制一下其携带的炸药数量吧。

………………

第二架,来自薯条军工死灵部门的Sveno-Spb轰炸机——“毁灭之镰”号。

至少从外观上,符合相对当前时代,算未来人的薯条君的审美。

或者说,忽视,薯条君觉得,会是“大耳”搞出的两门超长机炮后。

这架飞机,完美贴合了薯条君对于空中堡垒的印象

可是I-16呢?

对此,“排骨”的解释是,拥有两门高斯青春版火炮的“毁灭之镰”号。

不再需要那种,看起来就像一次性玩意的武器了。

但很快,爆破3人组,发现了被伪装成引擎的两架I-16。

这让薯条君终于意识到,除了两门超规格的火炮,这架新飞机与tb-3最大的区别,就是从四发变成了六发。

而其中新增加的两发就是曾经的I-16。

它们被改装成了,专职的发电机,为耗能巨大的两门火炮供能。

“可是,这要怎么瞄准呢?”

发现了两门火炮处于完全固定状态的薯条君,提出了关键性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甚至在设计改装中,添加了超越时代的,损伤自修复设计的“排骨”,两手一摊。

那意思是,瞄准?瞄准不是飞行员的事情吗?

嗯?

看到迷惑不解的薯条君,“排骨”打了个响指。

随即,原本外形光滑的轰炸机,不仅出现了大量超规格气动舵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