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风暴将至(1 / 3)

加入书签

张九思出关的消息,如同平静湖面投下的一颗石子,迅速在天书世界高层荡开涟漪。但他并未立刻召集众臣议事,而是独自一人,来到了天庭深处,那被誉为“万法源流”的古老库藏。

这里并非寻常意义上的藏经阁,而是一处独立的小型洞天。无数散发着各色光晕的玉简、骨书、金册如同星辰般悬浮于虚空,按照某种玄奥的轨迹缓缓运行。空气中弥漫着岁月沉淀的气息与无数先贤道韵的残留。此地收藏的,不仅仅是功法神通,更多是记载着天地秘辛、纪元遗迹、乃至关于宇宙本源的推想与记载。

张九思的目标明确,他直接走向库藏最深处,那里悬浮的典籍数量稀少,但每一件都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古老波动。他的神念如同灵巧的手指,拂过一枚枚尘封的玉简。

《太初纪闻》、《墟骸考》、《末法潮汐论》……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名字映入他的识海。他沉浸其中,搜寻着一切与“归墟”、“纪元轮回”、“混沌”相关的记载。

数日之后,他合上了一枚名为《劫波衍纪》的暗金色玉简,眉头紧锁。这些古老典籍中的记载大多语焉不详,充满象征与隐喻,但拼凑起来,却指向一个共同的事实:纪元更迭,宇宙归墟,并非传说,而是确有其事!且其周期,似乎并非完全固定,与某种宇宙本身的“呼吸”或“脉动”相关。

其中一枚残破的兽皮卷更是提及了一个模糊的概念——“源海之桥”。记载称,在某个不可考的古老纪元,曾有至强者试图在纪元末劫时,构建连接“源海”的桥梁,窃取新生纪元的“源初之光”,以期超脱,但最终失败,只留下只言片语。

“源海……源初之光……”张九思喃喃自语,这与他所掌握的“源初之光”残屑以及混沌之道,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难道混沌,便是沟通“源海”的媒介?或者说,混沌本就是“源海”某种状态的体现?

线索依旧破碎,但方向似乎清晰了一分。他需要更多的“源初之光”,或者至少,需要更深邃的混沌之力,来验证这些古老的猜想。

他离开库藏,下一步,便来到了万法枯寂崖的边缘。

此刻的混沌域,范围已然扩大到近两千里,内部不再是单纯的混乱,那些由他引导而生的细微法则结构如同星火,在混沌的母体中顽强地维持着,并隐隐影响着周围混沌气流的运动,使得整个混沌域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缓慢“呼吸”般的韵律。

张九思悬浮于混沌域边缘,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磅礴力量与无限可能。但他也感觉到,混沌域的扩张速度,正在减缓。似乎达到了某种瓶颈,仅靠它自身以及他远距离的微弱引导,已难以快速成长。

“需要‘养分’……”他目光闪动。混沌包容万物,亦可吞噬转化万物。无论是灵气、法则碎片,甚至是……寂灭之力,理论上都可以成为混沌成长的资粮。

他伸出手指,凌空刻画。这一次,他勾勒的不再是单一的“混沌初定符”,而是一个更加复杂、形如漏斗的符文阵列——“混沌归源阵”。此阵的作用,并非定义或安抚,而是汲取与转化!

他要以此阵为引,主动汲取天书世界边缘那些相对稀薄、混乱的虚空能量,以及可能存在的、微弱的寂灭气息(来自与其他世界连接处渗透过来的),将其投入混沌域中,加速其演化!

阵法成型,化作一个直径百丈的透明漩涡,缓缓沉入混沌域的边缘。顿时,周遭虚空中的能量流开始被牵引,如同溪流汇入大江,注入那片混沌之中。混沌域仿佛一个饥渴的婴儿,贪婪地吸收着这些“养分”,扩张的速度肉眼可见地提升了一丝,内部那些法则结构的演化也似乎活跃了不少。

有效!

张九思心中一定。但他也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天书世界边缘的混乱能量有限,且过于温和。想要混沌域真正快速成长,乃至达到能干涉“归墟”的程度,需要更庞大、更“刺激”的养分。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星海深处,那三个哀鸣的同盟世界。那里,有着近乎无穷的、正在被“归墟”吞噬的寂灭之力!

就在他心念转动之际,青瓷的身影出现在不远处,脸上带着一丝凝重。

“老师,赤明界的求救信号……彻底消失了。”

张九思瞳孔微缩。赤明界,三个同盟世界中情况稍好一些的那个。求救信号的消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