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双心共守(2 / 4)

加入书签

间解下一支竹笛,笛身刻着细密的金银花藤,“你听。”

笛声响起,清越如泉水叮咚,却带着金石般的坚定,正是用《药王谷小调》改编的旋律,配上“三戒”的歌词,在晨雾中回荡,竟让远处药圃里的金银花都微微摇曳,像是在应和这曲医道之歌。

苏小满看着她专注的侧脸,突然明白,所谓“传承医术”,不仅是医书和药方的传递,更是“医者仁心”的延续。就像太师父传下名录,师父传下《药王秘录》,他和林婉儿,也要把这份“守护正义”的信念,传给这些小药童,传给更多行走江湖的医者。

“西崖的‘同心蛊’该开花了。”林婉儿收起竹笛,眼底闪着期待的光,“长老说,这蛊花开时,会结出‘同心籽’,把籽种在药圃里,长出的藤蔓会朝着有邪气的方向生长,就像天然的‘预警铃’。”

“我陪你去采籽。”苏小满拿起案上的药篓,里面放着两把小银锄——是他特意为两人打制的,锄柄上刻着彼此的名字,“顺便去看看石磊新布的‘护谷大阵’,他说这次用了‘五行相生’的原理,比上次的‘纯阳阵’更隐蔽。”

两人并肩走出济世堂,晨雾在他们脚下流淌,像三年前暗影阁密道里的毒瘴,却再也带不走他们眼中的光。苏小满的左手牵着林婉儿的右手,她的指尖缠着一丝金线——那是“双心共鸣”留下的印记,如今已化作血脉的一部分,每一次心跳,都在诉说着“守护”与“传承”的誓言。

走到药圃东侧时,几个小药童正围着石磊新铸的“医道碑”叽叽喳喳。碑上刻着玄尘长老亲笔题写的四个大字:“悬壶济世”,碑座下埋着苏小满和林婉儿共同炼制的“镇谷丹”,丹中融入了两人的精血,能镇压百年内的邪祟之气。

“苏师伯!林师姐!”小药童们看到他们,纷纷扑过来,手里举着刚画的画——画上是两个牵着手的人影,一个白发,一个青衣,周围开满了金银花,远处的药王谷山门写着“正义”二字。

林婉儿笑着接过画,小心地夹进《禁方正解》里,苏小满则蹲下身,摸了摸最小的药童的头:“记住,我们学医,既要能拿起银针救人,也要能举起长剑护道。若有朝一日,有人用医术作恶,用蛊毒害人,你们要像这碑上的字一样,站直了,别怂。”

小药童们似懂非懂地点头,却把“别怂”两个字记在了心里。

阳光穿透晨雾,洒在医道碑上,照亮了“悬壶济世”四个大字,也照亮了苏小满鬓边的白发和林婉儿颈侧的金线。远处,秦越和柳风正带着弟子们演练“纯阳剑法”,剑光与药香交织,构成了药王谷最动人的晨景。

这便是他们选择的路——用医书传承智慧,用银针治愈伤痛,用长剑守护正义,用两心的温度,点燃永不熄灭的医道薪火。

未来的挑战或许会如暗影阁的毒瘴般汹涌,江湖的风雨或许会比断魂崖的罡风更猛烈,但只要药王谷的金银花还在盛开,只要“三戒”的歌声还在回荡,只要他们的心跳还朝着同一个方向,这医道的魂,就永远不会断绝。

“走吧,采完同心籽,回来教小药童们辨认‘绝情草’。”林婉儿牵紧苏小满的手,两人的身影在晨光中渐渐远去,只留下药篓里的银锄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像在续写那首未完的医道之歌——

以我心,传你心,医道薪火永不停;

以我剑,护你剑,正义花开满人间。

药王谷的金银花,开得正盛。

药王谷的山门在晨光中露出焦黑的断柱——那是三年前暗影阁突袭时留下的痕迹,断柱上还能看到骨剑劈砍的深痕。苏小满站在断柱前,左手按在焦黑的木头上,掌心的温度似乎能融化残留的戾气。他身后跟着秦越、柳风、石磊,还有三十余名药王谷弟子,每个人手里都提着工具:药锄、竹篾、麻绳、还有装着新采草药籽的布囊。

“先清碎石,再立山门。”苏小满的声音平静却有力,鬓边的白发在风中微动,“秦越带十人去‘济世堂’整理医书,把散落的典籍分类归架,注意防潮;柳风带五人去‘炼药房’,把炸毁的丹炉残骸清出来,能用的零件留着,明心长老说或许能重铸;石磊,你带剩下的人跟我修山门和护墙,竹篾和夯土都备好了吗?”

“早备妥了!”石磊扛着一根碗口粗的竹梁,断臂处的布条已被汗水浸透,却笑得露出白牙,“后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