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二十章 佛来,以避无边的杀戮(1 / 5)
奈良,唐招提寺。
智觉、良用带一众僧人冒着严寒,一步步终走到了这里。
唐招提寺的新任住持绝海中津带僧人迎接,当看到良用老僧时,顿时惊呼:“良用大师,你竟来到了这里!”
良用定睛一看,慈和笑了:“原是绝海,好多年不见了,佛法可精深了?”
绝海中津只听足利义满说有大明僧人前来,让自己临时接替了唐招提寺住持一职,负责接待安置,但不准其外出,不准其说的话传出唐招提寺。
虽是不知足利义满为何如此安排,但绝海中......
沈昭虽得辽东大捷,然其心未有一刻安宁。此战虽胜,然皇太极败而不溃,建州军虽折损数万,然其根基未动,精锐犹存。沈昭深知,此非终局,而是另一场大战的开端。他立于辽东城头,遥望北地,风雪呼啸,似有铁蹄声自远方传来。
沈昭回府后,命人召赵文渊、林承泽入府议事。赵文渊道:“此番建州虽败,然皇太极未死,必不甘心。辽东虽胜,然将士疲惫,粮草亦几近耗尽。若皇太极再来,我军恐难久战。”林承泽亦道:“我军虽胜,然伤亡甚众,士卒多有伤残,若再战,恐难维持战力。”
沈昭沉吟良久,缓缓道:“皇太极此人,极善隐忍,若其败退建州,必会整军再起。辽东若欲自保,需以战养战,以战补战。我意,命李掌柜再赴朝鲜,设法以辽东所获战利品换取粮草、铁器,以补军需。同时,命赵大人修筑辽东城防,增设箭楼、壕沟,以备不时之需。”
赵文渊点头道:“此策可行。然辽东城虽已加固,然若皇太极率大军围城,恐难久守。”沈昭道:“我亦知此事。故我已命林大人率军于辽东外围设伏,以游击之法,袭扰建州军补给线,使其无法久战。”
林承泽道:“游击之法,虽可扰敌,然若敌军主力压境,恐难奏效。”沈昭道:“此战若起,我军不可坐守孤城,须以辽东为依托,以游击为辅,以战养战,以战补战。同时,我已遣人赴京,再请朝廷调拨水师,护航粮船,若能得援,辽东或可再战。”
赵文渊道:“然朝廷……恐仍不肯出兵相助。”沈昭神色一凝,缓缓道:“朝中之事,我亦知之。然若辽东失守,建州军便可长驱直入,直逼山海关,威胁京师。此非辽东一地之安危,而是大明之存亡。若朝廷仍执迷不悟,不肯出兵相助,我等亦当自强,以辽东之力,抗建州之兵。”
林承泽肃然道:“沈兄所言,正是我等所愿。辽东将士,皆愿与沈兄共生死,守辽东。”赵文渊亦道:“我等皆知沈兄忠义,今日之议,便以沈兄之策为定,整军备战,修筑工事,联络朝鲜,稳固粮草。”
沈昭拱手道:“诸位厚爱,沈某铭感五内。然此战若起,必是一场生死之战,辽东若失,大明将无险可守。我等当以死守之志,迎敌而战。”众人皆肃然起立,齐声道:“愿与沈大人共生死,守辽东!”
沈昭点头,遂命赵文渊负责修筑城防,林承泽整训士卒,同时命李掌柜联络朝鲜商人,确保铁器封锁线不破,并遣密使赴京,呈上辽东战报,请求朝廷支援。
数日后,沈昭亲赴辽东各营巡视,察防务、问士卒,鼓舞士气。每至一地,皆亲自与将士同食同宿,共苦共甘。士卒见沈昭如此,皆感其忠义,士气大振。
然沈昭虽表面镇定,然心中却有一事难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