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一十九章 一根筋,两头堵(1 / 5)

加入书签

    花之御所。

    足利义满安排人送智觉、良用等人去休息,拿着大明皇帝的告谕文书,目光中毫不掩饰杀气与愤怒:“大明皇帝,竟要毁我佛教根基!什么东渡,什么正宗,全都是借口,借口!”

    二条良基、细川赖之等人同样怒不可遏。

    朱元璋的告谕内容不多,言语也不甚犀利,但却戳中了室町幕府的核心要害。

    因为大明僧人这次来,要的就是佛门向西,看向大明!而这,是室町幕府绝不会答应,也不可能答应的事。

    这一招,比杀人略地更为毒辣......

    沈昭归辽东后,虽得百姓称颂,然其心未有一刻安歇。辽东虽暂得喘息之机,然建州军虽败犹存,皇太极之野心更未消减分毫。沈昭深知,此番胜利不过是风暴前的片刻宁静,真正的生死之战,尚在后头。

    归辽东第三日,沈昭便召集赵文渊、林承泽及诸将,于辽东军营议事厅中密议军情。赵文渊道:“沈兄此番归来,实为我军之定海神针。然建州虽败,然其主力未损,皇太极此人,素以坚韧著称,必会再起兵锋。辽东若欲自保,需早作打算。”

    林承泽亦道:“我军虽胜,然士卒伤亡不小,粮草亦有损耗。若建州再来,我军恐难久守。”

    沈昭沉吟片刻,缓缓道:“建州军虽败,然其根基未动。皇太极若欲再攻辽东,必先稳其后方,整肃军力,故此战虽迟必至。我等当趁此间隙,修筑工事,囤积粮草,同时联络朝鲜,稳固铁器封锁线,断其铁器来源,使其军械难以为继。”

    赵文渊点头道:“沈兄所言极是。然辽东粮草本已不足,若再备战,恐难支撑。”

    沈昭道:“此事我已有计较。我已命李掌柜自朝鲜运来粮草,同时联络山东、登州等地商贾,设法从海路运粮入辽东。若能打通海路,辽东粮草之困,或可缓解。”

    林承泽道:“海路虽通,然多有风浪,且海盗横行,若无水师护航,恐难成行。”

    沈昭道:“此事我亦知之。故我已遣人赴京,请求朝廷调拨水师,护航粮船。若能得水师相助,辽东粮草之困可解。”

    赵文渊道:“然朝廷……恐怕未必肯出兵相助。”

    沈昭神色一凝,缓缓道:“朝中之事,我亦有所耳闻。然若辽东失守,建州军便可长驱直入,直逼山海关,威胁京师。此非辽东一地之安危,而是大明之存亡。若朝廷仍执迷不悟,不肯出兵相助,我等亦当自强,以辽东之力,抗建州之兵。”

    林承泽肃然道:“沈兄所言,正是我等所愿。辽东将士,皆愿与沈兄共生死,守辽东。”

    赵文渊亦道:“我等皆知沈兄忠义,今日之议,便以沈兄之策为定,整军备战,修筑工事,联络朝鲜,稳固粮草。”

    沈昭拱手道:“诸位厚爱,沈某铭感五内。然此战若起,必是一场生死之战,辽东若失,大明将无险可守。我等当以死守之志,迎敌而战。”

    众人皆肃然起立,齐声道:“愿与沈大人共生死,守辽东!”

    沈昭点头,遂命赵文渊负责修筑城防,林承泽整训士卒,同时命李掌柜联络朝鲜商人,确保铁器封锁线不破,并遣密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