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一十九章 徽章动人心(二更)(1 / 4)

加入书签

    这下子,里长、甲长、老人、耆老都不淡定了。

    人活一张脸,谁不希望脸上有光?

    别说什么月光、日光,就是神光、佛光,那也比不上大明皇帝赏光啊。

    一旦去了金陵,别管和朱元璋碰杯没碰杯,但凡入了宫,回来就能吹到死,人死了,儿子与孙子还能继续吹,喊一嗓子想当年我爷爷可是进过奉天殿,与皇帝一起喝过酒的……

    何况还有这徽章,见官不拜啊,以后官员打咱这过,咱也不需要点头哈腰了。最主要的是,别管是里长还是甲长,大家......

    朱承志自兵部归来,神色疲惫,然眉宇间透着一丝坚毅。他步入书院密室,见赵文远已候多时,遂上前拱手行礼:“先生,学生已与王兄将兵部尚书亲信中旧族党羽一网打尽,然学生心中仍有不安。”赵文远抬眼,目光深沉:“说来听听。”朱承志道:“兵部尚书虽已换人,然其新任者乃旧族门下亲信,虽表面恭顺,然实则阳奉阴违,学生恐其暗中勾连,图谋不轨。”赵文远听罢,神色微沉,沉吟片刻,道:“旧族残余势力盘根错节,非一朝一夕可除。书院之士若欲真正立足天下,便须步步为营。”说罢,命人召书院诸生入室。

    不多时,书院诸生齐聚,皆神色凝重。赵文远起身,环视众人,道:“书院之志,非一人之志,乃天下寒门之志。旧族残余势力未尽,兵部尚书新任者或有异心,若不早作应对,书院恐再遭构陷。”诸生闻言,皆面色凝重,纷纷请命。

    王文清率先出列,拱手道:“学生愿再赴兵部,设法探听其新任尚书之动向,并设法施压,促其尽忠职守。”赵文远点头:“此事需谨慎行事,若被察觉,恐遭不测。”王文清正色道:“书院之士若欲真正立足天下,便须以政务为本,以治道立身。学生愿冒此险。”赵文远沉吟片刻,终点头应允。

    朱承志亦上前一步,道:“学生愿与王兄同行,助其一臂之力。”赵文远望向二人,目光深邃:“书院之士,若能以政务为本,使百姓安居乐业,则朝堂之上,亦难动摇书院之基。”遂命人备好文书,令二人乔装成兵部官员亲信,再度潜入兵部。

    数日后,王文清、朱承志二人乔装成官员亲信,混入兵部。兵部尚书新任者名为张敬之,乃旧族门下亲信,虽表面恭顺,然实则心怀异志。王文清、朱承志二人设法接近其亲信,探听其动向,并暗中施压,促其尽忠职守。

    然张敬之警惕甚高,亲信亦多为旧族之人,二人行事极为谨慎,不敢轻举妄动。数日后,朱承志终在一名亲信口中探得密信,信中言道张敬之已与旧族密谋,欲借兵部之权,暗中调兵遣将,图谋不轨。

    朱承志将密信藏于怀中,悄然退出,与王文清汇合。王文清阅信后,神色凝重:“此事非同小可,若不早作应对,书院恐再遭构陷。”朱承志点头:“学生愿星夜兼程,将此信送回书院,交予赵先生。”王文清沉思片刻,终点头:“好,学生在此继续探听,待你归来。”朱承志遂连夜启程,直赴书院。

    数日后,朱承志抵书院,入密室,将密信交予赵文远。赵文远阅信后,面色凝重:“张敬之竟已与旧族密谋,欲借兵部之权,图谋不轨。此事若属实,恐动摇国本。”遂命人将密信呈递皇帝,并附书院诸生所撰策问,揭露张敬之勾结旧族之实情。

    皇帝阅后震怒,立即召见兵部尚书,命锦衣卫彻查兵部。数日后,锦衣卫果然在兵部查出张敬之亲信中多人与旧族往来密切,证据确凿,皇帝震怒,下令将张敬之及其党羽一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