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5k5超超超大章之东边不亮西方亮(2 / 5)
报送。”
“经济系”副组长眉头一挑,忍不住咂嘴,
“经济系搞零件试制这也不对路啊!”
“这不应该是工科的活儿吗”
工作人员翻着材料解释:“因为申报人是经济系的大一新生,叫陈露阳。”
“经济系的项目负责人还是个一年级”
一位戴老镜的委员轻轻皱眉,“真不是哪个老师挂名,学生当挡箭牌”
“不像。”工作人员翻到附页,
“资料显示,申报人同时是一家校外汽车修理中心的负责人。”
“此次试制已实际完成了火塞、垫片、喷嘴等通用件的初版样件,力学系也参与了图纸和数据绘测。”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了一下。
随后就是窸窣的翻纸声,不少人开始动手翻材料。
“嗯……”
副组长一边看一边沉吟道:
“这是目前所有申报项目中唯一一个在校外实体单位落地,且实打实做出样品的。”
“项目思路是挺好,”一位年轻评委插话,
“但这个修理中心,说是合作厂,其实就是个地段偏远的小修理厂,规模不大。”
“要是真要评成‘市级实践基地’,是不是门槛太低了点”
这话一出口,几个专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都带了几分犹疑。
“别急着下结论。”
主持评审的科技成果处处长孙启明却没急着表态,
“上午他们刚送来补充材料,哲学系也加入进来了,签了合作协议,说是提供理论支撑。”
“哲学系”几人几乎同时抬头,
原本略显冷场的会议桌又活络了。
这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跨学科合作”了。
那是方法论入场。
那是整个技术方向的理论底盘和逻辑骨架。
专家们迅速翻到哲学系提交的《〈技术通用化的社会价值分析〉专题》,越看越沉静,眼神越来越专注。
“这动静不小啊,文理工全上阵!”一位委员轻声说。
“就这规格,还能是学生折腾的”旁边有人接话。
“怎么看都是教授出面搞的。”
副组长闻言没有回应,只是若有所思地翻到项目申报书最后一页,目光停在签字栏,
“项目负责人……陈露阳,这名字好像在哪儿听过。”
突然,有人开口:“我知道这人。”
众人一怔,齐刷刷看向那位中年专家。
“教育部上次评《优秀高校教材》,北大那本《英语实用交流手册》就是他写的。”
中年专家说完,会议室登时炸开了。
“他写的”
“这人到底是干啥的”
“又搞修理,又做试制,还写教材”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全在讨论这个“不像学生的学生”。
终于,
副组长拍拍手,将众人的注意力收回到项目评审上。
“行了。”
“不管项目是谁报的、背景多特别,归根结底还是看结果。”
他拍了拍写满试制进度与样品数据的申报材料,开口道:
“这个项目流程完整,样件成型,背后还有跨学科支撑。”
“我同意立项。”
“我也同意。”一位年长专家紧跟其后。
“同意。”
“同意。”
“同意。”
片刻后,会议室中再无异议声响。
孙启明收起材料,把那份已被翻得微卷的申报书郑重放入“备案通过”文件夹中:
“好。”
“这个项目,正式进入‘市级大学生工程实践基地’立项程序。”
“由科技成果处负责备案,准备推荐入选年度重点示范项目。”
评审现场,一锤定音。
……
周一一早,市经委机关大院。
冷风刚过,红砖墙边的国槐枝杈挂着点点霜意。
行政秘书小林正提着一摞文件挨个敲门发文。
走到梁仲维办公室门口,他抬手敲了敲门,轻声道:
“梁主任,这是市科委‘大学生工程实践基地’立项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