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我好像变成了实验对象(2 / 7)

加入书签

;  “现在这些数据……不太好算。”

    郭安礼疑惑:“不太好算是什么意思?你们项目已经开始了,怎么会没有基础成本结构呢?”

    陈露阳干笑一声:“有些是临时调剂的材料,也有些流程是靠人情协调,不太具备统计口径。”

    “这可不好办了。”郭安礼皱眉了。

    “项目最终是要申报市科委项目和产教融合试点的,成本结构是硬指标,必须要写清楚。”

    “那这样!”陈露阳想了一个办法。

    “你就当咱们项目目前是‘临时核算阶段’,后期正式走账,我再给你算一个严丝合缝的。”

    气氛有点尴尬。

    “……行!”

    郭安礼在本子上写了几个字,沉吟片刻,才放缓语气:

    “那请小陈师弟抓紧。”

    “系里写出来的报告,是要跟学校对接、走科委的,一定得清楚合理。”

    “这你放心!”陈露阳一脸自信。

    “保证清楚又合理!”

    三个人又针对项目的事儿说了几句,随后马进和郭安礼俩人就拿着本离开了。

    呼……

    陈露阳说不出是高兴还是疲惫的突出一口气。

    反正,心情很复杂纠结。

    弄成项目当然是好事。

    挂了学校的旗、进了科委的线、还有经济系老师盯着,学长帮着,

    但紧随而来的,事儿也变多了。

    以前是干活就行,现在是干活要写报告、拉流程、算账、走审计。

    甚至打了个螺纹孔,都得告诉别人这孔打在哪儿、花了多长时间、用了几分力。

    不过……干呗!

    陈露阳依然乐观。

    有人帮忙总比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强。

    王轻舟手底下一万来号人,不也一天天干的轻轻松松乐乐呵呵的。

    自己这才哪儿到哪儿~

    不过陈露阳的高兴劲儿还没有多长时间,

    马上下一波学生协作小组的人就又来了。

    跟经济系一样,

    考虑到陈露阳目前的现实条件,

    哲学系那边也给他安排了两个大三的学生协助他完成项目的报告。

    一个是赵桐桐,专门负责项目的制度合理性分析主笔。

 &nb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