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我好像变成了实验对象(3 / 7)

加入书签

sp;  另一个叫陈睿,负责协同模型研究,以“技术建构”、制度反馈、实践调整为模型,写出逻辑图示。

    俩人问出的问题更是一个比一个刁钻。

    “你觉得学生在一线实践中的角色,应该是执行者、组织者,还是制度突破者?”

    陈露阳:我,那个……

    “你希望这个项目最后被看见的,是结果本身,还是过程中的探索价值?”

    陈露阳:那个,我……

    “你认为个人意志在一个集体协作项目中应当占多少比重?”

    陈露阳:我那,个……

    “当项目成果与制度规范发生张力时,你倾向于先守规矩,还是先做出成果?”

    陈露阳:嗝,我那……

    擦!

    此时此刻,

    陈露阳感觉自己不光是项目负责人,还是个实验对象。

    但是吧,不回答还不行!

    又是一顿刀枪舌战的跟两个师兄师姐一顿周旋,

    最后!

    师兄师姐满意的抱着记录满满的笔记本走了。

    只剩下陈露阳仿佛被吸干了精气,疲惫的坐在凳子上。

    要不说这文化人的脑瓜子不白长……

    这真要跟他们绕明白,简直比在车间干一天活都累!

    “也不知道陆叔他们干的咋样了……”

    想到车间,陈露阳就又放心不下了。

    按照正常的生产流程,加工复原替代件七天左右就能完成。

    机加工厂那边还等自己消息呢,还是得抓点紧才行。

    想到修理厂,陈露阳坐不住了。

    屁股刚一离开凳子,陈露阳就“啪唧”的又坐了下去。

    经济系和哲学系都组织学生写作小组来找自己了。

    力学系不能也给自己安排学生小组了吧?

    真正说起来,力学系现在可是修理厂的亲爸爸!

    没有他们的图纸最基础,啥都白扯。

    想到这,

    陈露阳马上换了表情,刚刚的疲惫一扫而空,热情又主动的奔向了张殿才的办公室。

    可是当他推开办公室门的时候,张殿才的态度就不那么热情了。

    “学生协作小组?”

    张殿才一双眼睛冰冷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