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铁血女皇武则天的诗意与野(3 / 4)
>
花须连夜,莫待晓风吹。”
你品品这四句诗,多横啊!
“火急报春知”
,是命令春天赶紧来;“花须连夜”
,是命令花儿连夜开放,别等天亮。
这哪是写诗?就是女皇在跟天地“下命令”
!
传说第二天早上,上苑里的花真的全开了,牡丹、梅花、桃花挤在一起,连冬天该谢的花都开得艳艳的。
大臣们一看,都惊呆了,再也不敢说“不合天意”
的话。
这诗跟《如意娘》比,简直是两个人写的——一个是哭哭啼啼的小女人,一个是说一不二的女皇帝。
可这都是武则天,她能写出“看朱成碧”
的柔情,也能写出“花须连夜”
的霸气,这就是她的多面性。
除了写诗,她的书法也特别厉害,最擅长“飞白书”
。
什么是飞白书?就是写字的时候,笔锋蘸墨少一点,让笔画里留一些空白,看起来像用快干的笔写的,又潇洒又有劲儿,不像一般的字那么死板。
她写的《升仙太子碑》,现在还在河南偃师,碑上的字,笔画又粗又有力,可细一看,笔画中间有细细的空白,像龙的鳞片一样,又刚又柔。
据说她写这碑的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还能站在碑前,手里握着比胳膊还粗的大笔,一笔一划地写,连手都不抖。
旁边的大臣劝她“陛下歇会儿”
,她却说“写字跟治国一样,得一口气写完,不能断”
。
你看,她连写字都带着女皇的脾气。
她喜欢书法,还不是为了好玩。
那时候的文人都觉得“女人懂什么书法”
,她偏要写,还要写得比男人好,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不仅能当皇帝,还能写好字,你们别小看女人”
。
她的书法,跟她的诗一样,都是她表达自己的方式——柔情是她的“软武器”
,书法和霸气的诗,是她的“硬底气”
。
矛盾里的真:铁血女皇也有“女儿家心事”
武则天这辈子,一直被人说“矛盾”
——她杀了自己的女儿(传说),却也心疼过感业寺的尼姑;她杀了反对她的大臣,却也给老百姓减税;她能下命令让百花开放,却也会对着石榴裙掉眼泪。
可正是这种矛盾,让她的诗意人生更真实。
她不是完美的“女神”
,也不是冷血的“女魔头”
,她就是个有血有肉的女人,只不过她的人生比一般人更复杂,更有野心。
比如她当了女皇之后,还经常想起感业寺的日子。
有次她让太监去感业寺,把她以前住的房间收拾干净,还特意让带回来那条石榴裙。
她拿着裙子,摸了又摸,跟身边的宫女说“这裙子,比现在的龙袍还珍贵”
。
宫女不懂,问她“陛下现在拥有天下,还在乎一条旧裙子?”
她说“天下是靠争来的,可这条裙子,是我当年唯一的念想,那时候的我,比现在简单多了”
。
还有次她处理政务到半夜,累得头疼,就让宫女给她念《如意娘》。
宫女念到“看朱成碧思纷纷”
,她说“停”
,然后小声念了一遍,眼睛有点红。
旁边的大臣赶紧说“陛下,夜深了,该休息了”
,她却摇摇头说“以前觉得这诗写的是思念,现在才觉得,写的是那时候的自己——虽然苦,可心里有个盼头,比现在轻松多了”
。
就算她站在了权力的顶峰,也还是会怀念那个在感业寺里写情诗的自己。
她的铁血,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为了把国家治理好;她的柔情,是藏在心底的“女儿家心事”
,是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她的诗,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那个只知道“杀伐决断”
的女皇背后,藏着的“小女人”
。
要是没有《如意娘》,可能只知道她是个“狠角色”
;要是没有《腊日宣诏幸上苑》,我们可能只觉得她是个“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