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铁血女皇武则天的诗意与野(2 / 4)
摸得着”
的东西。
后来这诗怎么传到李治手里的?说法有很多,有人说是她托去长安办事的尼姑带的,有人说是李治身边的太监偷偷递的。
但不管怎么传,李治看到诗的时候,肯定是动了心——他那时候已经当了皇帝,后宫里有不少美人,可看到“看朱成碧”
“开箱验取石榴裙”
,还是想起了以前在太宗宫里,那个敢跟他开玩笑、眼睛亮闪闪的武才人。
没过多久,李治就以“上香”
的名义去了感业寺。
两人一见面,武则天哭得稀里哗啦,李治也红了眼,说了句“委屈你了”
。
就是这次见面,为她后来重返宫廷埋下了伏笔。
一诗,居然成了她人生的“转折点”
——这就是武则天的厉害,她的柔情里,从来都藏着小心思。
诗里的权力:柔情不是软弱,是“敲门砖”
有人说,《如意娘》根本不是情诗,是武则天的“政治工具”
。
这话不全错,但也不全对。
说它是“工具”
,没错。
武则天在感业寺里,没权没势,连见李治一面都难,除了用“思念”
打动他,还能有什么办法?她知道李治心软,知道他念旧情,所以诗里写“憔悴支离”
,写“长下泪”
,就是要让他心疼,让他觉得“我对不起她,我得把她接回来”
。
但要说全是“工具”
,没一点真情,那也不对。
武则天先是个女人,再是政治家。
二十五岁的姑娘,在孤苦伶仃的寺庙里,想念自己喜欢的人,难道不是真的?她摸石榴裙的时候掉眼泪,难道是装的?不过她比一般女人聪明——她知道怎么把“真情”
变成“机会”
,怎么用“柔情”
敲开权力的大门。
就像她后来重返宫廷,一步步从昭仪做到皇后,也没少用“柔情”
这招。
李治身体不好,经常头疼,处理政务累了,武则天就陪在他身边,给他揉太阳穴,还帮他读奏折。
有时候李治跟大臣吵架,回来心情不好,武则天就给他念自己写的诗,不是霸气的,是温柔的,比如“帘轻幕重金钩挂,风送春香入殿斜”
,让他放松下来。
但你以为她只靠柔情?才不是。
她帮李治处理政务的时候,偷偷把厉害的大臣记下来,把该怎么解决问题的办法想清楚,等李治问她的时候,她一开口就说到点子上。
李治越来越依赖她,甚至说“朕的天下,有你一半功劳”
。
你看,她的柔情是“敲门砖”
,敲开大门后,靠的还是真本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4章铁血女皇武则天的诗意与野心(第22页)
《如意娘》就是她第一次用“柔情”
当武器,而且用得特别成功。
要是她当时在感业寺里只会哭,不会写这诗,李治可能早就把她忘了;要是她只写“我想你,快来接我”
,太直白,反而让李治觉得“这个女人太黏人”
。
偏偏她写成了“看朱成碧思纷纷”
,写成了“开箱验取石榴裙”
,又美又真,还带着点委屈,让李治不得不动心。
不止情诗:女皇的“两面笔”
——霸气与雅致都在字里
很多人知道武则天写了《如意娘》,却不知道她当了女皇之后,还写过特别“霸气”
的诗,甚至连书法都是一绝。
她的才情,从来不是只有“柔情”
这一面,还有跟她“日月当空”
的称号配得上的“霸气”
。
最有名的就是《腊日宣诏幸上苑》,据说是她刚称帝的时候写的。
那时候有人不服她,说“女人当皇帝,不合天意,连花都不会为你开”
。
武则天听了,没生气,只下了一道“诗诏”
: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