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真有头脑(2 / 4)

加入书签

皮酥脆如秋叶,内里却柔韧似筋络,咬下去会有细微的拉丝感。阿力负责包装,每张馍都用油纸包三层,再塞进贴了地址的麻袋。当第一百个馍送入烤箱时,天空飘起细雪。李长根坐在廊下数着麻袋数量,突然咳嗽起来,痰盂里溅出一抹鲜红。

    林溪发现时已是深夜。老人蜷在炕上,脸色灰白如旧宣纸。“老毛病了,”他攥住她的手腕,力气大得惊人,“别告诉孩子们……厨房不能停。”他断续说着,“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不是当过生产队长,是看着你们把‘残废’两个字烧成了灰。”

    天亮前,医生赶来打了三针镇痛剂。李长根昏睡中仍喃喃:“灶火……留一盏……”林溪守在他床头直到sunrise,然后默默拆掉自己房间的棉被,把所有棉花塞进了锅炉保温层。

    新年第三天,省城工程师带着两名学生重返回声堂。他们带来一套雨水收集与净化装置图纸,提议利用春季融雪为厨房提供稳定水源。“你们的太阳能灶表现超出预期,”年轻讲师兴奋地展示数据图表,“如果加装蓄热模块,夏季产能可提升百分之四十!”

    讨论进行到一半,周振国突然起身离席。众人以为他又要去巡岗,却见他径直走向记忆墙,取下那枚解放军勋章,转身递给讲师:“拿去换零件。不够的话,我还能搬石头。”

    讲师怔住,眼镜片后的目光剧烈晃动。他摇头:“这不行……这是您的荣誉。”

    周振国冷笑一声,手语干脆利落:“真正的荣誉,是让十六个人每天都能喝上热水。比起这个,它只是块金属。”

    最终双方达成妥协:勋章暂存于工程队作抵押,待项目竣工即归还。签字时刻,摄像机再次架起。但这一次,没有人对着镜头表演。苏婉正在调试新式压粉机,铁杆转动时发出沉闷的轰鸣;玛依莎教小芸辨认不同海拔采集的野菜标本;晨光独自完成了一整套餐具消毒流程,动作精准如钟表齿轮。

    初七清晨,第一批“回声牌速食面饼”装车启程。车厢里整齐码放着五百包产品,每包附赠一张手绘说明卡,由晨光亲手书写盲文版本。目的地不仅是矿区,还包括三家城市福利院和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阿力作为随行人员登上车斗,临行前单膝跪地,向巴图行了一个草原礼节??额头触掌,象征臣服与传承。

    车队消失在地平线后,林溪召集全员开会。她展开一张全省地图,红线标注出十七个潜在合作点:乡镇食堂、铁路站点、边防哨所……“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救济,”她说,“是要让这种模式生根。哪怕有一天我不在了,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怎么揉面、怎么倾听,心音厨房就不会熄火。”

    话音刚落,院门又被推开。一位穿着洗得发白警服的中年女人站在风雪中,怀里抱着个瑟瑟发抖的小女孩。她自报姓名叫陈素芬,是邻县派出所户籍警。“这孩子,”她声音沙哑,“在废弃砖窑里发现了她。不会说话,也不写字,但看到你们厨房冒烟,就一直往这边爬……”

    所有人同时望向角落里的手语拼音表。那上面的卡片已被春风掀动,哗啦啦响成一片。晨光率先走过去,缓缓蹲下,将手掌平摊在女孩面前??那是他们教给新人的第一句话:

    “你饿了吗?”

    女孩浑身脏污,指甲缝里嵌着泥土,可当她抬起眼睛,瞳孔深处竟有一簇微弱却执拗的光。她迟疑片刻,竟反手抓住晨光的指尖,在空中歪歪扭扭画了个圆。

    苏婉倒抽一口冷气。那是他们内部约定的暗号??代表“想吃包子”。

    巴图推着轮椅上前,轻轻覆上女孩另一只手。温度透过皲裂的皮肤传递,如同冬眠动物感知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